锐评|“五年一贯制”大专变中专,职校招生乱象何以屡禁不绝?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27 18:50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中职学院新生入学须知。学生张莉(化名)供图

“如果不出意外,我女儿今年6月就会毕业,取得‘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学生家长黄敏(化名)向媒体反映,2020年,她和女儿张莉(化名)听信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招生工作人员的介绍,来到西校区就读“五年一贯制”大专。没想到3年后,张莉只拿到了一个职业高中毕业证。家长表示:“我们怀疑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招生骗局。”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位学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孩子上学是家庭的头等大事,说好的“大专”突然变成“中专”,换成谁都难以接受。更荒诞的是,张莉的初中同学杨泽旭(化名)也就读于该校,本来读的是畜牧专业,然而3年后,却拿到了一个写着“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职业高中毕业证。

两眼一眨,老母鸡变鸭?其实,“五年一贯制”大专变中专的“戏法”,早就有迹可循。开学次日,学校老师就要求学生们签署一份家长回执,表示“同意孩子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而且当时很多孩子都在老师的“示意”下直接代签了。入学第三年,老师又单独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签了一份《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协议书》,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河北省高等学校单招、统招考试或成人教育考试……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其虚假宣传和移花接木的手法可谓呼之欲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生模式,折射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深层治理困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本应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令人遗憾的是,在利益驱动下,部分职校却将学生视为“摇钱树”。当学生因虚假承诺失去升学机会,被迫从事与专业无关的零散工作时,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已异化为资本逐利的工具。面对记者的质疑,涉事学校竟回应以“开学的时候,学生站错了队,交费交错了地方”,这种教育伦理的失守,不仅损害学生个体利益,更动摇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信任根基,绝不能等闲视之。

实际上,对于部分学院虚假宣传招生的问题,相关部门早已关注到并出手整治。2015年,教育部曾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不以虚假宣传和欺骗手段进行招生,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学校仍有空子可钻,导致招生乱象屡禁不绝。

值得一提的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监管长期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以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为例,其既是高职院校,又下设中职学院,同时与民办中专存在场地租赁关系,这种复杂的办学结构为违规操作提供了漏洞,暴露出监管部门在招生资质审核、教学过程监管等环节的严重缺位。涉事学生向当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学校虚假宣传,没想到最终作出回应的竟是学校本身。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地方政府为追求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对违规招生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导致监管体系形同虚设。

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源头治理招生乱象。这需要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将招生宣传、学籍注册、教学实施等环节纳入法治轨道;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公开平台,让家长和学生能够便捷查询专业资质、就业数据等关键信息;更要强化违规惩戒机制,对虚假招生、违规办学的机构依法追究责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让职业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技能改变命运”的美好愿景。(评论员 胡欣红

来源: 潮新闻  
编辑: 贺子桓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