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水果骗局”!这些“智商税”水果要知道→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25 15:47

近日,一种名为“藏乌梨”的黑色水果在市场上走红,商家宣称其为高原特产、富含花青素,售价高达30元一个。然而,经调查发现,这种“黑梨”实则是普通梨经高温烤制而成,成本不足2元。不仅欺骗消费者,还可能危害健康。那么还有哪些水果是“智商税”呢?一起来看↓↓↓

1

藏乌梨

商家将普通梨通过高温加热,使表皮氧化变黑,伪装成高原特产“藏乌梨”,并虚构其具有“富硒”、“抗癌”等功效,以高价售卖。

2

爆炸桃

裂口的冬桃,属于冬桃中的次果,在营销中摇身变为了“网红水果”。如果裂口处有霉斑,千万别买!

3

金西梅

商家用糖精、色素和防腐剂腌制“废品”小桃子,使其外观晶莹剔透,冒充新鲜水果,以高价售卖,景区常见。

4

金沙果

外形与椰子相似,商家称其汁水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但实际上,这种水果就是椰子被剥光了两层外皮,涂上一层蜡,就变成了高端水果。

5

橄榄果

一种与橄榄果外形比较相似的水果进行加工处理,经过一番处理后,原本酸涩的橄榄果就会变得清甜可口。

6

嘉宝果

假的嘉宝果是卖家拿普通葡萄伪装的。为了凸显它的高贵,卖家会把葡萄从枝上剪下来并打上蜡,然后一颗一颗精装售卖,摇身变成了高端水果。

7

迷你胡萝卜

按照胡萝卜的外形人工把正常胡萝卜削出来的。一根胡萝卜,削一削身价就涨了几十倍。

这些“伪装”水果

对身体是否有害呢?

这些经过“伪装”的水果尽管外观看起来与自然水果无异,但为了保障自身健康,我们应该警惕它们可能存在的危害。“金西梅”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如色素、香精、甜味剂等,导致其营养成分严重减少,甚至有些成分可能被破坏或丧失,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自然水果已足够满足我们日常所需。购买水果时我们应警惕过分鲜艳的外观和夸大功效的营销,避免落入“水果骗局”。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肖福燕   主编:康延芳      审核: 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