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南移“断崖式”降温 气象专家解读强对流之谜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06 10:13

三月春意渐浓,然而一股强冷空气的南下,却让已经可以开空调降温睡觉的福建、广东等地,迎来“倒春寒”,甚至打响了2025年的第一声春雷。

自3月1日起,寒流自北向南席卷中国大陆,华北、黄淮率先遭遇雨雪天气。3月4日至5日,冷空气继续南移,南方多地气温骤降,阴雨连绵。中国天气网预报,广东、福建、江苏等地正经历显著降温,其中广东中北部市县过程平均气温将下降7℃至10℃,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跌至10℃以下。

与此同时,福建多地不仅降雨频繁,还出现了冰雹和雷电,网友戏称“一天体验四季”。这场冷暖交锋的“魔幻天气”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气象秘密?3月5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及气象专家,探寻答案。

冷暖“秒切换”:

广东、福建等地大风降温

3月3日,强冷空气南下,拉开了今年首场强对流天气的序幕。当天,福建多地雷声轰鸣,冰雹从天而降,市民们经历了从短袖到羽绒服的“秒切换”。

3月3日傍晚,福州市闽清县、三明市尤溪县、泉州市德化县等多地下冰雹。福州市气象局3日16时3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强对流)Ⅳ级应急响应。

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幸毓介绍,本轮天气过程最高气温下降明显,4日福建内陆地区最高气温下降10℃至17℃,沿海地区下降4℃至10℃。低温方面,过程最低气温宁德西部和南平、三明两市的局部县市城区达2℃至4℃,其余大部城区在4℃至11℃。4日至9日,中北部地区将出现3~6天日平均气温连续低于12℃的低温阴雨天气。

此前,受暖湿气流影响,广东多地气温回升,最高接近30℃,不少地方还遭遇了“回南天”的潮湿困扰。然而,3月3日冷空气南下后,形势急转直下。家住肇庆市的市民曾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上午还是暖洋洋的,中午开始下雨刮风,下午就冷得不行了。虽然还没到影响生活的程度,但这种变化真的很夸张。”她还提到,广东每年三月左右都会进入阴雨季,绵绵细雨和阴天几乎成了“标配”。

据广东省气象局数据,中北部市县过程平均气温下降7℃至10℃,南部市县下降5℃至7℃,粤北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甚至跌破10℃。4日上午,冷空气进一步推进至南部沿海,全省迎来大范围降温和强对流天气。广东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热议:“这天气比过山车还刺激”“广东的春天是冷暖随机播放”。

倒春寒与强对流:

春季气候的“双重奏”

此次冷空气南移,不仅带来了降温,还形成了典型的“倒春寒”现象。所谓“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回暖后又突然下降的天气过程,常伴随低温阴雨。据气象学家介绍,春季是我国气候的过渡期,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当它们与南方的暖湿气流交锋时,就会形成持续的降温和阴雨天气。这种现象在3月初尤为常见,因为此时大气环流尚未完全转为夏季模式。

与此同时,强对流天气的频发也与春季的气候特点密不可分。广东省气象局表示,2月至4月是广东冰雹和雷雨的高发期,此次冷空气南下恰逢湿度与温度条件适宜,促成了雷雨云层的快速形成。4日至5日,切变线虽在广东上空维持,但不稳定能量已基本释放,天气将转为相对稳定的降雨。然而,专家提醒,春季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常伴随雷电、短时大风和局部冰雹,公众需保持警惕。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福建、广东此次天气变化之剧烈,让不少市民措手不及。广州街头,上午还穿着短袖的年轻人,下午已裹上厚外套。

气象预警升级: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魔幻三月”

面对这场冷空气带来的天气“大戏”,气象部门已拉响警报。据中国天气网,3月4日至5日,强冷空气继续影响南方,广东、福建等地气温起伏明显,降雨伴随雷电和局地小冰雹,局部地区还可能出现短时大风。

广东省气象局3月4日提醒,强冷空气影响下广东气温骤降,公众需注意适时增添衣物。强冷空气同时为广东海面带来大风天气,公众需注意海上交通安全。

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幸毓表示,春季本就是冷暖交替最频繁的时节,近期的回暖、降温和强对流天气过程都是正常的天气现象。近期,气温起伏大,公众要适时增减衣物,4日至9日中北部地区有低温阴雨过程,将会对春播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雷电、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和户外活动(工地施工、高空作业等)的影响。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这场冷空气带来的“魔幻三月”既是挑战,也是提醒。曾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天气变冷,但生活还在继续。广东人早就习惯了这种忽冷忽热的日子。”她笑言,家里已经备好了姜茶和热水袋,准备迎接接下来的阴雨时光。

记者 边雪 实习生 朱黎

原标题:冷空气南移“断崖式”降温 气象专家解读强对流之谜

来源: 封面新闻  
编辑: 唐文培   主编:张译文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