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重庆|黔江:优质医疗资源“五下沉” 让山区百姓“近”享医疗健康服务
2025-02-23 07:01
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已在京公布,重庆市黔江区“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五下沉’改革 增强山区老百姓医疗健康服务保障”的做法,经过全国征集、地方推荐、初审、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最终入选,成为全国25个入选案例之一。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重庆市东南部中心,距离重庆主城约300公里,偏远乡镇距离黔江城区约100公里,属山区地貌,山高坡陡、路远弯急,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愿望迫切。
黔江区区长骆高燕表示,近年来,黔江区将乡村全面振兴、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农村为重点,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资源、人才、技术、服务、保障“五下沉”,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是重构服务体系,推动“资源下沉”农村。依托黔江中心医院重新组建1个总医院,构建覆盖全域的医共体整体框架,建立管理、责任、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健全医共体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械采购、信息、绩效“七统一”管理机制,推动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同质化、运行管理规范化、责任利益一体化,不断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图为区级医疗专家下乡义诊
二是畅通帮带机制,推动“人才下沉”农村。黔江区推动“区级医院新聘人员、需晋升高级职称人员、医共体牵头医院医务人员”三类人员每年下沉乡镇卫生院并至少服务一年。两年来区级医院86名医务人员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帮扶建立了一批业务科室,全区基层就诊率从2021年的47.6%提升至2024年的60%左右。
三是拓宽服务方式,推动“技术下沉”农村。依托黔江中心医院建立覆盖全域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四大中心”,配套“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村居民在乡镇卫生院检查、中心医院出具诊断报告,按乡镇卫生院收费。2023年以来,全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12.7万人次,乡镇卫生院诊断准确率提升26%,有效缓解了乡镇卫生院医师不足、诊断准确率不高、人员配置成本高的问题。
四是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服务下沉”农村。将80项医学影像和81项检验项目纳入数字化服务和互认范围,全区33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医检互认”系统。同时以居民身份证号为唯一识别标识,开展档案清理和归属地划分,规范动态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区建立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5.5万份。
五是强化供给支撑,推动“保障下沉”农村。优化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将黔江中心医院整体搬迁至正阳新城,区中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顺次腾挪”。加强与高水平院校和医院合作,黔江中心医院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网络联盟医院,推动华西技术和管理加快向全区平移。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发展筹资机制,通过“三个一点”(政府财政投入一点,从区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中分别提取一点)方式建立“资金池”,较好地保障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新建维修、设备更新、人才培训等费用。
专家认为,黔江区通过资源、人才、技术、服务、保障“五下沉”举措,通过重构服务体系、畅通帮带机制、拓宽服务方式、深化数字赋能、强化供给支撑等措施,助力黔江区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愿望。
骆高燕表示,下一步,黔江区将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更加聚焦全域医疗资源整合、全过程医疗服务连续及医防深度融合,从机制深化、技术延伸、服务拓展、保障强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更可及更便利。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