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用工忙”折射中国经济“开门稳”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21 14:19

人勤春来早,奋力开新局。当前正值多行业用工高峰期,也是劳动者求职就业的“窗口期”。

记者在多地采访看到,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抓紧招揽所需人才;求职者寻岗位提技能,期待早就业增收入;政府部门密集开展招聘活动,全力促匹配稳就业。“用工忙”折射“开门稳”,传递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企业抓生产忙招聘,支撑就业开局稳

在江苏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一条条机械手臂稳步移动,将指甲盖大小的摄像头拿起、检测、再放回托盘。

“手机行业去年起明显复苏,特别是在消费补贴政策推动下快速增长。我们作为手机龙头企业核心供应商,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丘钛科技生产运营负责人陈辉说。

“我们正月初五就复工了,补充约500名普工后人员全部到位。”陈辉告诉记者,今年还将招聘高校毕业生130人左右,操作类技术人员500人左右。

约1.9亿户经营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关键。

蛇年新春,各地企业迅速拉满开工生产“进度条”,铆足干劲赶订单、抢市场,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撑起就业“开局稳”。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速赶订单。据了解,该公司一季度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全年订单增长预计超过30%。

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胡柳说:“目前有300人左右的岗位空缺,主要招接线岗、打胶岗、折弯技工等,月薪7000元至10000元左右。”

据广东省人社厅数据,节后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人倍率在1.08以上。监测显示,企业2月平均计划招聘人数同比增长14.6%。

针对企业节后的集中用人需求,多地人社部门提前组织企业外出劳务对接、组团招工,安排返岗专列等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务工人员便捷返岗。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32岁的生产组长洪海盼,两周前乘免费专车从陕西老家回到工作岗位。“工作6年我从初级装配工一步步晋升,工资也翻了几番。”洪海盼说。

“我们已有陕西籍员工近300名。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快,人员需求量很大。政府牵线搭桥帮我们及时补充人员,稳定了生产经营。”泉峰科技总经理任建军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不仅企业抢进度,劳动者也期待早返岗、早增收,外出务工的步伐加快。多地数据显示,今年节后农民工返岗比例高于去年同期。

在用工大省江苏,截至2月12日,农民工已返岗就业2126.3万人。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夏文哲说:“预计到2月末,全省农民工就业总量可快速恢复至2400万人以上的常态化水平。”

着力优服务促匹配,各类招聘活动对接供需

当前不仅是企业用工高峰期,也是劳动者换岗求职的“窗口期”。各地密集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多渠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助力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不久前举办的武汉武昌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记者跟随着人流移动,才“挤”到招聘展位前。

“我们今年计划招100人左右,其中近半是销售岗位,还有文案、拍摄剪接、市场推广等。”武汉李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李骏说,自2024年底起公司经营明显好转,春节一直在发货。因看好今年市场,所以加大补员力度。

武汉东湖学院本科毕业生张家向几家企业投出了简历。她说,自己想找文员类工作,竞争比较激烈,但可选岗位还不少。

武昌区人力资源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黄昭介绍,这次招聘会原计划组织50家左右商贸服务企业,结果节后报名的企业一直增加,最终达到77家,带来岗位3400多个。

从高校到产业园区,从商圈到夜市,从火车站、地铁站到小区、街道……记者注意到,各地“花式”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将服务拓展至百姓身边。

人社部数据显示,自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

除务工人员外,今年多地将大学生也纳入招聘重点,特别是一些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省份,通过筹集优质岗位,吸引各类人才留在本地就业。

2月8日,湖北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接您回家·返乡季”招聘会上,长城汽车、亿纬动力、福耀玻璃等107家企业带来招聘岗位5200余个,部分普工岗位薪资达到每月6000元至8000元,薪酬较高岗位每月可达12000元。当天登记求职人数3030人,达成意向845人。

“有的岗位待遇和沿海地区已不相上下,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求职者马海蓉说,此前她在深圳比亚迪工作,如今打算回到家门口就业。刚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的刘先生,仔细向几家企业咨询岗位情况,希望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来荆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获得吸纳就业补贴和生活补贴。这两年随着荆门产业发展,企业需要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荆门市人社局局长喻恩宏表示,从春节前到3月份,全市将组织招聘活动260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

新产业催生新需求,技能人才更受青睐

新春以来,活跃的就业市场展现新气象,也透出新变化。

记者调研发现,企业普遍降低了一线普工的招聘数量,但技能人才、研发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需求大幅增长。

南京数字零工市场运营负责人宋晓平表示,过去节后大批“抢”流水线工人的情形,这两年已比较少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大量替代人工。“劳动者也不愿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现在企业主要招工程师,缺口很大。”

“智能化转型使我们用工人数从高峰期的近万人减少到2050人,但是企业年产值从8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140亿元左右。”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崔松艳说,未来产品性能提升和更高质量要求,还将持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各类工程师、研发人员的需求增加。公司也为一线工人“转”为工程师设置了学习成长通道。

记者感受到,尽管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但随着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壮大,就业的新机遇、新空间不断显现。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正成为部分地区创造就业的新引擎。

春节假期已过去多日,吉林省的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游客还是不少。36岁的设备安全员董福晶仔细巡查着雪场的设施设备情况。

“原来天冷就在家‘猫冬’,去年经过培训来雪场上班,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收入。未来争取把雪场特种设备操作证考下来,技多不压身。”董福晶笑着说。

“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光雪场就直接带动就业1300多人。度假区内6家酒店还有员工约500人。间接带动的就业就更多了,度假区周围兴起各种商铺,市区还新增10多家酒店。”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集团总监姜泽吉说。

从人才需求变化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在造就就业市场上的“新风口”。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2月份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行业招聘需求旺盛。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的火爆出圈,进一步推高就业市场的AI热潮。人工智能工程师以超21000元的平均招聘月薪位居所有职业第一,其下属细分的机器人算法、导航算法以及深度学习工程师薪资更高。”李强说。(新华社记者姜琳、黄浩苑、金津秀)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肖福燕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