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操场到田野,新学期体育课的新玩法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21 09:56

春季学期伊始

在广西兴业县

当地教育部门围绕

“如何有效上好体育课,让孩子更高效动起来”

进行探索

辖区内中小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体育课内容

兼顾趣味性和运动强度

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动起来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进行“穿针引线”趣味运动(无人机照片)。

位于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进体育课程

并要求每名学生在校期间

至少熟练掌握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学校对一些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进行优化调整

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规模

·背篓绣球

▲2月19日,在位于广西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背篓绣球的比赛。

·押加(大象拔河)

▲2月19日,在位于广西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老师黎雪松(画面中间黑衣者)的带领下体验大象拔河。

▲2月19日,在位于广西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体验大象拔河。

·高脚竞速

▲2月19日,在位于广西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学习高脚竞速。

·竹竿舞

▲2月19日,在位于广西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学跳竹竿舞。

·砸沙包

▲2月19日,在位于广西兴业县的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玩砸沙包。

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

学校充分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按照“学生参与度高、趣味性强、易操作”的标准

从课后服务里遴选出

舞龙、舞狮、武术、抛纸飞机等体育运动项目

与日常体育课相结合

让学生们有更多时间

可以系统性学习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纸飞机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投掷纸飞机。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投掷纸飞机。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梁嗣银(左)与学生们一起在体育课上投掷纸飞机。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投掷纸飞机。

·舞狮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体育老师欧剑在教授舞狮的基本动作。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练习舞狮。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练习舞狮。

·舞龙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练习单人舞龙。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练习单人舞龙。

·武术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体育老师李永奎(左一)带领学生练武术。

▲2月18日,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体育老师李永奎(左三)带领学生练武术。

此外

兴业县一些学校还在

运动场地和时间选择方面下功夫

让学生们走进自然

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兴业县葵阳镇泉江小学

学校积极拓展体育课的空间范围

将课堂从操场搬到了田间地头

并结合农时、农事、节气等元素

开发出越野接力赛、放风筝、趣味拔河、抓鸡等课程内容

让孩子们在运动的同时

也能切身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抓鸡和放风筝是我最喜欢的两个运动项目,这里面充满了技巧,非常好玩。”泉江小学六年级学生刘学明说

·抓鸡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抓鸡比赛。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刘学明(左)在抓鸡比赛中胜出。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抓鸡比赛。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抓鸡比赛。

·跳绳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油菜花田边,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跳大绳。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油菜花田边,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体育老师庞捷光(中)的带领下跳绳热身。

·越野接力赛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越野接力赛。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越野接力赛。

·拔河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油菜花田边,泉江小学的学生们进行拔河比赛。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油菜花田边,泉江小学的学生们进行拔河比赛。

·放风筝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机耕路上放风筝。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机耕路上放风筝。

▲2月19日,在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处农田,泉江小学的学生们在机耕路上放风筝。

记者:曹祎铭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袁文蕙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