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试行研究生每周组会管理:导师缺席三分之一及以上将被问责
2025-02-17 13:15
2月15日,一份关于印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每周组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下称“每周组会通知文件”)在网络上流传。该文件规定,全校所有学科、专业均实行每周组会制,纳入研究生教育管理日常,每学期缺席三分之一及以上的导师按“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认定并处理问责,无故不参加的研究生按旷课处理。
▲华东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于2月14日印发的通知文件。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从华东师范大学各方了解到,该文件真实存在,已于近日下发试行,有学院研究生导师对此做出组会安排。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华东师范大学首个将研究生每周组会纳入正式管理办法的高校。多名该校学生反映,该管理办法在研究生群体间引发热议。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工作人员回复称,与学生考虑角度不同,文件是学校上级领导出于管理需求出具。
首次出现“每周组会制”
2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向研究生们下发了每周组会通知文件。王海波(化名)最先从导师处收到这份文件,他所在的师门反应迅速,几乎是马上决定执行这份文件。随后,学院其他研究生也陆续从教务邮箱和企业微信群中收到了文件通知。
该通知文件称,全校所有学科、专业均实行每周组会制,纳入研究生教育日常管理,导师、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实施。多名该校研究生告诉封面新闻,此前,学校从未对组会作出规定说明。两名来自不同学院文科专业的研究生表示,她们师门没有定期召开组会的习惯。“一学期见到导师的次数不多”,其中一名同学称。
▲华东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于2月14日印发的通知文件。受访者供图
文件对组会内容作出规定:组会内容可以包括学科或业界前沿热点,经典理论与研究方法,学术技能与规范等,以及面向研究生个体的研究选题、课题与学位论文进展等;组织方式可以包括报告点评、领讲围读、案例研讨、工作坊等;原则上每周举行,参会范围一般为导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鼓励联合举办、申请旁听、邀请参加等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每周组会通知文件表示,研究生院、培养院系对每周组会进行管理、监督。每学期导师缺席每周组会三分之一及以上者,按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认定并处理问责,处理结果纳入导师年度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生无故不参加周会者,按照旷课处理。
一位不愿具名的华东师范大学教师透露,此管理办法或许意味着每周组会成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强制考核内容,“如果导师不按此召开组会,学生拥有举报权;学生不按时参加,导师也可以汇报给学院”。记者查阅公开文件资料发现,华东师范大学是首个将研究生每周组会纳入正式管理办法的高校。
“出于管理角度试行”
研究生组会是研究生培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上述教师介绍,组会为研究生和导师提供了定期交流的机会,是培养科研能力、汇报研究进展和教学相长的重要平台。华东师范大学的通知文件提及,每周组会制是学校研究生育人的基本规范,是落实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重要制度措施。
收到每周组会通知文件时,王海波先是觉得“像假的”,奇怪于学校竟然将组会写入管理规定。他介绍,自己的导师一直有每周召开组会的习惯,所以并未受到此规定的影响。王海波分析,好的导师不需要组会也会进行一对一指导,而不好的导师即使每周召开组会,也并无有效内容交流,这种一刀切式的管理规定可能会给导师和学生带来双重负担。
封面新闻采访多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后发现,不少人对此管理办法的表示担忧:既担心它浮于表面,又担心“来真的”,和不常见的导师每周相会。记者注意到,在研究生群体中,尤其是文科专业,导师召开定期或每周考照组会的培养模式并不多见。
与此同时,对于每周组会规定,也有同学报以期望。一名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研究生向记者表示,他们学院还未收到这份通知文件,但她看到地理科学学院学生的通知消息,称后续学院会制定细则,“或许这样可以推动学生和导师的深度指导交流,我很希望多得到一些请教机会”。
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工作人员解释称,每周组会通知文件是学校领导出于管理角度出具试行。文件中提到,学校制定该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快学校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落实导师指导和研究生科研训练环节,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该工作人员表示,原则上各学院需执行每周组会制,但具体监管由各培养院系负责,院系将继续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细化制定管理细则。
封面新闻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此前,有多所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办法中明确组会为重要环节。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23年度哲学学位授权点质量建设年度报告中提到,学院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要求导师严格落实每周组会制度。长春师范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表示,对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定期组会制,导师每学期组织召开至少8次组会,新生第一学期至少参加4次。
(记者 胡倩)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