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截获世界上毒性最强活体毒蛙,网友:退退退!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4 18:44

近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对入境航班旅客开展监管过程中,发现一名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随身行李机检图像异常。经开箱查验,截获活体蛙类和蚂蚁、蜘蛛、蜚蠊、果蝇等活体动物。

经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中心鉴定,上述动物为兹米尔曼箭毒蛙、网纹箭毒蛙、瞻星蛙属蛙、弓背蚁、巴西彩树捕鸟蛛、巴西黄斑粉趾蜘蛛、侧缘佘氏蠊、海德氏果蝇。其中兹米尔曼箭毒蛙、网纹箭毒蛙、巴西彩树捕鸟蛛、巴西黄斑粉趾蜘蛛、侧缘佘氏蠊、海德氏果蝇等物种在我国没有发生报道,属外来物种;兹米尔曼箭毒蛙、网纹箭毒蛙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瞻星蛙属蛙俗称“玻璃蛙”,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消息一出

立刻引起网友热议

话题#海关截获世界上毒性最强活体毒蛙#

登上上海同城热搜

网友纷纷表示

“太恐怖了!”

“差点物种入侵”

海关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

外来物种入侵

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对本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形式

——货物邮件隐匿入境。

国际贸易系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农产品、木材、花卉等商品的跨国运输为外来物种提供了跨地域传播的便捷通道。例如,原产于南美洲的红火蚁常常隐藏在进口的木材、植物、土壤或货物包装材料中,一旦到达新环境,红火蚁能够迅速繁殖,形成庞大的群体,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虚报品名蒙混入境。

申报虚假品名“逃避”监管的行为时有发生,也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近日,某地机场海关在对进境快件开展监管时,发现一票申报品名为“电水壶”的快件存在异常情况,经拆开纸箱包装,发现内部除申报货物外,四周还充填大量白色泡沫、透明塑料管,每只塑料管内均有1只活体蚂蚁和浸渍液体的棉花,经核数共计979只野蛮收获蚁。该物种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传入境内后易造成生物入侵。

——认知局限无意入境。

由于缺乏外来物种相关知识,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导致外来物种无意流入境内的案例屡见报端。例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因其美丽的外观,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国内,起初被广泛种植于公园、花坛,后来凭借极强的繁殖能力和生态适应性,在极短时间内便扩散到其他区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的生长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异宠”兴起非法入境。

“异宠”即另类宠物,区别于猫、狗、鸟、鱼等常见宠物,主要是指外形奇特、色彩斑斓、并不多见的动植物,以节肢动物(蜘蛛、蝎子、甲虫等)、爬行动物(蛇、蜥蜴、龟等)、两栖动物(蛙、蝾螈等)和啮齿类动物(仓鼠、豚鼠、沙鼠等)为主,已成为年轻人喜好的新宠。仅2024年第一季度,某地海关就截获了包括加拉帕戈斯巨人蜈蚣、长戟犀金龟、秃额后目蝎在内的进境“异宠”200余次。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危害

——危害生态安全。外来物种一旦被遗弃或错误放生,可能在入侵地迅速繁衍并建立种群,改变食物链结构,挤压本土物种生存空间,破坏生态平衡,还有可能与本土物种杂交导致基因库污染,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甚至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危及生物安全。一些外来物种来源不明且未经检疫,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再加上本地物种缺乏对新病原体的免疫力,疾病传播风险大大增加。此外,许多非法入境的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具有毒性和攻击性,可能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威胁经济安全。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受损,影响林业和渔业资源,增加生物防控和管理的成本。据权威数据统计,中国因外来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2000亿元,其中,农业领域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贺子桓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