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编导”是个冒牌货,一男子冒充中央媒体从业人员行骗被判刑
2025-02-14 08:37
了解到商户想通过网络“引流”提高知名度吸引客源这一需求,男子蔡某某便冒用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身份行骗。近日,经江西省会昌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蔡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
“他总去一些大型活动现场采访,来给我们拍摄的时候佩戴了某中央媒体编导证件,话筒和车辆上都有某中央媒体标识……我们也就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份。”江西某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某某回忆道。为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刘某某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自称某中央媒体资深编导的蔡某某,邀请其对该公司产品品牌进行拍摄宣传。
2022年8月,该公司收到蔡某某发来的宣传片,宣传视频左上角有某中央媒体文化精品频道标识。蔡某某还发来具体播出通知,但该公司始终未在电视和相关平台看到宣传视频,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民警前往蔡某某住处,搜查出带有某中央媒体标志的证件、公章、话筒、编导名片等大量作案工具。经讯问,蔡某某供述了其招募技术人员、购买假冒证件,而后利用假冒身份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作案地点遍布江西、广东等多地。
因案情复杂,公安机关商请检察机关依法介入。会昌县检察院对已调取的证据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研判,引导侦查机关进一步查清其他被害人情况,防止遗漏犯罪事实。
经查,2016年至2023年,蔡某某伪造工作证件和媒体标识,私刻相关公章,招募多名员工为其开车、摄像、剪辑,把自己包装成某中央媒体资深编导。获取被害人信任后,蔡某某以帮助在某中央媒体相关频道播出宣传视频、颁发相关行业获奖牌证等为由,在多地实施诈骗共计9起,涉案金额为6.82万元。之后,蔡某某在自己制作的视频中打上频道标识,使被害人相信宣传视频已在某中央媒体相关频道播出。
审查起诉阶段,蔡某某辩称其名下公司还有其他项目,且投资额较大,没有必要进行诈骗。为准确认定犯罪,会昌县检察院开展自行补充侦查,通过调取蔡某某及其亲属的财产信息,发现其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况,进一步印证了蔡某某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
会昌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蔡某某提起公诉后,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案件判决后,会昌县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与有关部门形成打击整治合力,维护新闻传播秩序。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