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公布 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2 10:29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太原市小店区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该墓年代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出土的“四神”当卢颇具特色。

2022年7-11月,为配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太原市区东南部的郑村,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地点位于郑村以北、龙兴街以南、光明路以东、东沟以西的医院建设区域内。经过发掘,共清理出各时期墓葬23座。其中编号为M2的墓葬,位于整个发掘区域的西南部,是唯一一座砖室墓,该墓虽遭到破坏,但出土有一批陶器、铜器、铅器、玻璃器等。

▲M2地理位置示意图

郑村M2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坐南朝北,营造方式为先挖土圹,在土圹内用砖砌筑墓室,墓圹四壁规整,内填黄色沙土。M2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平面略呈方形,内置随葬器物11件,有陶罐、陶壶、陶碗、陶灶、陶井、陶狗、铜削和当卢等;后室平面呈长方形,为二人合葬墓。

▲M2航拍图

▲前室北壁

此墓随葬器物15件,质地有陶、铜、铅和玻璃等。陶器共10件,皆为泥质灰陶,以轮制和模制为最多,手制较少,器形有罐、壶、碗、灶、井、狗等;铜器有铜削1件、铜钱2枚;玻璃器耳珰1件;最具特色的是铅器当卢1件,保存较好,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精美,正面刻画有“四神”中的三神,从左到右依次为玄武、白虎和朱雀,背面两端分别铸有一桥形钮,上面的残缺,下面的保存完整。

郑村M2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器物组合较为丰富,由于没有出土明确纪年的器物,与其他墓葬也无打破关系,只能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来判断它的相对年代。

首先,从墓葬结构来看,郑村M2墓室结构较为简单,为前后室的券顶墓。这种墓葬形制为王莽时期前后开始流行,未见东汉中晚期的穹窿顶以及前后室之间有甬道的特点。其次,从随葬器物的质地、制法、型式及纹饰等来看,郑村M2随葬的深腹陶罐、陶壶与金胜村东汉早期墓葬的M9和太原开化墓群出土的同类器物相近;随葬的五铢钱与《洛阳烧沟汉墓》中Ⅲ型五铢形制相当;随葬的货泉,从王莽时期一直流通到东汉初期。

综上所述,结合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与特征,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2018年,位于M2西北约800米的太铁置地铁路考古项目也清理出数量较多的汉墓。M2的发掘清理为深入研究汉代太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术水平、思想意识、葬俗葬制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总台记者 宋云屹)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田韵沁   主编:马京川      审核: 何祥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