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老师用《哪吒2》隐藏心法帮学生“收心”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0 22:23

新学期即将到来,对于同学们来说,开学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天劫”——有人怕成绩跌落“天元鼎”,有人怕社交触礁“陈塘关”。2月9日,西南大学附中的同学们迎来一堂特别的“收心课”:老师们用解读电影《哪吒2》中的一些隐藏细节,希望帮助孩子们拥抱新学期。

“学校每学期都有关于开学收心的生涯课程,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知识、内容,还要有情感和态度,我们便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把它变得有趣一点,让学生更感兴趣。” 负责解读的西南大学附中心理健康教研组组长秦绪宝老师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哪吒2》热映,电影中正好涉及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生成长等方面内容,教育意义都非常大,学校因此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一起来看哪吒隐藏心法。

“我命由我不由天”中隐藏了什么?

不屈服命运 用自主创造自由

《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2》)热播时,“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家都认为这句话很好地展示了哪吒不屈服命运,渴望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核。但是“由我”二字的后面,其实可以补充很多内容。许多人都看到了“我命由我”的潇洒自由,而未真诚思考生命要由自己如何。由我挥霍、放纵,还是由我作为、负责,其中的差别不啻天地。我们在电影中也看到,当烈火焚鼎的危急关头,哪吒真正能够行使自己生命时,践行的是由我牺牲、由我担当。

再次回望这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被印在校服贴纸上时很酷,但当你在深夜台灯下咬着笔杆,面对解不开的函数题想摔卷子时,“由我”二字突然变得具体而锋利——是任由烦躁吞噬就此摆烂?还是起身用凉水抹把脸再战?答案已在心中。可见这句话绝不是渲染复仇破坏的爽文,而是在内外交困之下,用自主创造自由的精妙寓言。

“穿心咒”痛在哪里?

清醒的痛苦 也恰是成长的开始

在电影中,哪吒经历了两次肉身的塑造。第一次是由太乙真人用宝莲复活,第二次则是无量仙翁给哪吒种下穿心咒控制其身体,但哪吒顶住千刀万剐之痛苦,破开咒术,借助三昧真火再塑肉身。第一次是由别人塑造,第二次则由自己塑造,这与我们的生命也很相似,我们出生到长大由父母孕育,而自我的意识和心智则在成长中由自己不断塑造。

最狠的穿心咒从不由仙翁施放,而是我们替命运编写的自动化脚本。电影中反复渲染穿心咒带来的痛苦,正是一个人在重重内在限制的前提下,还想要突破限制进行自我塑造的巨大代价。哪吒撕开穿心咒的瞬间,也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清醒的痛苦”——他知道疼痛是破局救人的代价。

开学时戒掉假期的熬夜和游戏,就像哪吒承受破咒时的痛苦。然而只要坚持下去,改变的困难与痛苦,也恰是成长和强大的开始。

人皆有魔气怎么办?

未被驯服的超能力可能藏着创造力

电影设定中,哪吒是天生魔丸,注定要危害世间。但哪吒的“魔性”从不是原罪,而是未被驯服的超能力——就像你的“拖延症”里可能藏着创造力,“玻璃心”中或许孕育着共情力。

每个人都有困扰和痛苦,对开学的担忧,对学业的焦虑,对失败的恐惧,对未来的茫然等等。但我们可以在注定中寻找可能,将情绪能量导向目标行动,化未知恐惧为已知任务。例如提前回到教室整理书桌,适应环境调整心态,或者把开学一周的待办清单列出来,完成其中难度最小的一项,从而增加掌控感。

新学期是一场“哪吒式试炼”

一时没有觉醒成功 可以先当三天“丧气藕霸”

《哪吒2》讲述故事最动人的地方,也不在于他打败了哪个龙王或哪位仙翁,而在于他完成了对自我的终极接纳——从“不是魔丸就好了”的悔憾,到“因为我们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的笃定。

新学期的心理调适,本质上正是一场“哪吒式试炼”,找一找“由我怎样”的终极回答,试一试不破不立的自我塑造,走一走“炼”魔气为行动的厚积跬步。

最终你会发现:那些开学时让你恐惧的“惊涛骇浪”,不过是助你觉醒的“通天海潮”。三头六臂本是幻,脚踏风火亦非真。但若你心中也存有那一份精诚勇敢,相信银幕的精彩和智慧也定可延续到生活之中。

所以如果一时没有觉醒成功,可以允许自己先当三天“丧气藕霸”,再进化成“灵珠战神”,这或许也是一种可以悦纳的渡劫姿势。

记者 秦健

来源: 新重庆-上游新闻  
编辑: 代修凤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