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车窗拿走AED救人”发布者再次强调事情属实,称获赔2000元将捐出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0 19:37

近日,广州一车主车窗被砸、车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被拿走救人一事,引发广泛关注。2月10日,车主叶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已收到对方2000元赔偿款,这笔钱将全部捐给爱心基金,AED设备他也将取回。

叶先生讲述的此事真假如何,是否系摆拍,记者联系广州警方未得到明确回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的AED品牌有十多个,价格在一万元左右,每台设备使用年限约10年。

车主称获赔2000元将捐出

2月8日,广州车主叶先生发视频称,自己车窗被砸,车内AED被拿走,但车内急救包中的现金以及贵重物品完好无损。他表示,自己车身贴有AED标识和电话号码,对方砸窗取AED是为了救助突发心梗的父亲,当时自己手机静音未接到电话。事发后他已经与对方联系,自己修理车窗和更换AED电极片的费用大约1000元,不会追究对方责任。

▲叶先生发现车窗被砸碎,AED被取走 (来源:视频截图)

10日上午,叶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的车已经修好了,维修车窗、玻璃碎渣清洁等花了700元。经协商和解,对方赔付了2000元,这笔钱他将捐给爱心基金。据他了解,砸车方家属还在医院治疗,一些网友看到视频后对当事人产生误解,造成了影响,他目前已将视频隐藏。

“AED还在医院,我今天可能会去拿回来。”叶先生说,AED设备可以循环使用,只是需要更换电极片,他取回设备后可以放车上继续使用。

若系编造谣言或被处罚

由于砸窗取AED者一直没有现身,网上有声音质疑此事的真假,有人怀疑系叶先生的摆拍。对此叶先生表示,事发后警方也联系过他,他也如实反馈了情况,“质疑的声音肯定是有的,这个事都是经过核实和调查的,警方才能让我们当面去协商处理。”

砸窗取AED一事到底是真是假?对此,广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他个人暂不清楚相关情况,此事需核实了解。

砸车取AED是否涉嫌违法?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荣子龙律师表示,砸车窗的人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是为了生命救助所采取的合理避险行为,不会因此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但仍应当承担因该行为给车主造成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

荣子龙律师还表示,如果“砸车窗拿走AED救人”相关内容是故意摆拍、编造的谣言,因相关信息传播较广,可能会因此构成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而被行政处罚。此外,根据平台相关规定,发布账户可能因此面临禁言、封号等处罚。

业内称AED均价万元

据介绍,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急救设备。多年从事AED销售的张先生向记者介绍,国内AED普及始于2017年左右,主要是政府层面的投入,近些年随着急救意识的增强,也有社会组织、家庭、个人购入。

他介绍,购入AED没有门槛要求,目前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有部分车主也配备了该设备,形成了“流动AED”,但总体数量并不多。同时,AED的购入成本较之前有所下降,目前市面上的AED品牌有十多个,均价一万元左右,每台设备使用年限约10年。

张先生表示,AED的损耗主要是电池和电极片,“电极片是一次性的,用一次就要更换,价格几百元。”此外,AED配备的也是专业电池,每块电池寿命在2年到7年不等,更换一次需一千多元,维护成本不算太高。

他还表示,希望类似的社会事件能够向公众推广急救意识,同时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个人参与AED的推广和普及。

记者 沈外

来源: 极目新闻  
编辑: 代修凤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