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他们办墙报搞讲座开读书会 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事实
2025-01-11 16:37
▲机关在笋溪中学内的津綦边特支书记向天培
1947年3月,在白色恐怖日趋加剧的山城重庆,共产党秘密创办了《挺进报》。这份报纸主要报道人民解放军各大战场的战捷,全文或节录转载当前国际国内局势重要文告,发表“开导、警告敌特文章”,用以瓦解和动摇敌人……
一
《挺进报》先前主要是通过各级地下交通传递到城区及川东地下党内和进步群众中。它像一面战旗,起到了传递信息、宣传解放、教育人民、鼓舞斗志的作用。第二年初,《挺进报》支部又将此报大量地邮寄给敌方人员,敌特大小头目经常收到一封封“亲启”信件,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的心脏腹地共产党还有这么大的活动能量。《挺进报》又像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
国民党对《挺进报》的活动非常恼怒,将此定为“天字第一号谍案”,保密局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和保密局重庆站纠集大量军、警、宪、特,采取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段,于1948年4月将此“天字第一号谍案”破获,重庆和川东的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先后遭到逮捕。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立即决定转移一批同志到相对偏远的农村暂时隐蔽。江津疏散隐蔽组的同志由《挺进报》支部委员文履平同志负责。
1948年8月初,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党员蓝宗林化名蓝炳光、女同志廖宣敏化名蓝炳秀,扮成兄妹先期来到川黔交界的江津南部山区蔡家岗笋溪中学。几天后,文履平化名文仲廉、谢予化名谢见仁又来到这里;接着,化名石映林的石大周也来到学校。石大周是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社员,“新青社”是我党领导的国统区进步青年的秘密组织。
笋溪中学成立于1944年,虽是江津的一所边远山区中学,但这里地下党活动非常频繁,校长苏灿瑶不仅思想进步,而且暗中支持地下党。早在1946年,向天培、但林文夫妇等就在此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活动,在学校建起了两个支部,成立了中共蔡家区委和“津(津)綦(江)边特支”。学校支部隶属蔡家区委,蔡家区委隶属“津綦边特支”,党组织机关都设在学校。
二
这批因“天字第一号谍案”而暴露身份的同志撤退到学校后,津綦边特支和校长都非常支持和关心他们,迅速安排他们担任国文、英语、数学等教学工作。他们很快就了解和掌握了周边情况,与这里的党组织一起形成合力,开始了新的斗争。
这些同志的到来,很快就给这里和周边乡镇的地下党组织增添了活力,使这里原来就相当活跃的气氛,更加显出勃勃生机。他们在师生中组织讲座、办墙报,开展报告会、读书会等活动。文履平、石大周指导的墙报《拓荒》,针对蒋介石在抗战中不顾群众疾苦,依靠美国出钱出武器打内战的事实,刊登了《请给我原子弹》等讽刺文章;针对国民党鼓吹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火,苟且残喘的国民政府就要有救的谬论,刊登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发生》进行了驳斥。他们还针对一名特别反动的教师,刊登了一则叫《阿克士》(OX)的小品,对这个家伙的反动、顽固和笨拙进行了辛辣讽刺。
1948年冬,谢予在“读与写进修会”上发表演讲,他透彻地分析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到现在,三年来国共双方力量发生的变化,使大家清楚地看到了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事失利,不得人心,行将灭亡,人民力量日趋强大,胜利在望。文履平在报告会上的演讲更是精辟生动,他从淮海大决战讲起。他说,在中国古都徐州交叉的两条十字铁路线上,国共双方屯兵百万,摆开了关系中国人民命运和前途的决战战场。他分析了国民党是外强中干、危如累卵,而解放军则是勇猛精进,锐不可当……这不仅是一堂时势报告,还是一堂精彩的军事讲座,听后大开眼界,群情振奋,充满希望。前来参加读书会、报告会的不仅有学校的党员和进步师生,还来了许多附近乡镇地下党支部的负责人。他们回去后,又立即在支部大会上进行传达,使大家备受鼓舞,看到了全国解放的曙光。
三
1949年初,文履平和蓝宗林奉命调回重庆,津綦边特支书记向天培为了更好地发挥留下来同志的作用,开展更有效和更广泛的隐蔽斗争,调谢予、廖宣敏分别去綦江和合江开展地下工作。蓝宗林、廖宣敏这对假兄妹、真同志分手了。
石大周则继续留在笋溪中学,他负责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以课堂为阵地,开展斗争。
1949年“五四”节,在校长苏灿瑶的支持下,经党组织同意,笋溪中学举办了纪念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先生的大型报告会。操场主席台上高悬着鲁迅先生的画像,特别引人注目。石大周介绍了鲁迅的著作《阿Q正传》等,他热情奔放,慷慨陈词,歌颂了鲁迅的斗争精神,赞扬了劳动人民,批判了阿Q精神。石大周是个业余作家,他利用教学外的业余时间,深入到农村进行调查,创作了反映国民党黑暗统治和人民群众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两部中篇小说《啃噬》《刺激》,在《新民报》和《国民公报》连载,起到了揭露敌人罪恶、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
1949年上半年,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已是摇摇欲坠,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在革命形势发展迅猛之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斗志,让他们认清形势、敢于斗争,石大周给两个班的学生出了《给蒋介石先生一封公开信》的作文题。绝大多数学生写得较为切题,充满了正气之感。但有一个学生,他的家庭很反动,自己思想也很落后,他写的文章却鼓励“老蒋”要“戡乱到底”,说什么“不能流芳百世亦应遗臭万年”等等,石大周在课堂上对这种是非不辨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驳,不想这学生将作文本拿回了家,家长立即向反动的国民党江津县蔡家区署告了密。特务们都说:“这石先生胆大妄为,竟敢辱骂总统?肯定是共产党。”当局第二天就要到学校搜查和抓人。
学校党组织通过线人深夜得到这一紧急情报后,立即召开秘密会议,决定趁着黑夜组织疏散。在进步校长苏灿瑶的帮助下,请来轿夫将石大周送走转移。然后又通过学校文书,连夜将两个班的作文本全部抱到学校背后的山林中秘密烧毁。第二天上午,果然来了几个贼头贼脑的便衣,他们打听到石大周的住房,但去时也是人去房空。
“天字第一号谍案”后,疏散隐蔽到江津来的同志,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又全部安全地转移到一个新的战场上……
(庞国翔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