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三角塘两尊石:一个被树缠一个如刀切
2024-12-28 08:12
▲“树捆石”
□庞国翔
在我小时候,一个村院的儿童都会唱一首儿歌:“三角塘,两尊石,奇奇怪怪你晓得:一尊开了八道门,方方正正如刀切;一尊顶头长大树,须须缠石打死结。三角塘,两尊石,怪得你来不明白……”
这首儿歌唱的是离我们老家大概五六十里、江津太平乡与綦江中峰乡交界处一个叫三角塘的地方的两尊奇怪巨石的事。大人们因事路过此处曾去看过两尊大石,但因有些远我们这些小孩就没去看过。那时,我们很想去看看,但一直没有机会。
长大后参加工作,单位是县委党史办。三角塘曾是1949年前两地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我曾去征集过党史资料,因时间仓促、交通不便,我也只走到乡上,没有到现场观赏到两尊怪石,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前不久有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车路经此处,于是专门将车停下,对童年儿歌中所唱的两尊怪石进行了“专访”。
一
汽车停在津綦公路边上,下车就能看到一条溪流,叫清溪沟,当地人又叫清溪河。这条溪流从江津的清溪大堰流出后直奔这个叫三角塘的地方,与另一条叫蟠龙溪的小溪汇合,形成一潭不大不小的三角状的河塘,当地人叫它三角塘。
我们站在小溪边,就可看到对面斜土草坡上,兀立一尊巨大的石包。这石包对称断裂,断裂面平整如刀切,切面上有八个方方正正的门孔,其中有四个是长方形、四个是正方形,五个门孔很深、三个门孔较浅。一句话,这八个门孔就是在这巨石平整的断裂面上开凿而成的。
我一看,就明白这其实是汉代崖墓墓穴,当地人俗称“蛮子洞”。但在这单体巨石的断裂面上开凿整齐的“蛮子洞”实属稀罕。断裂面平整如刀削不便攀爬,人工开凿墓穴是很困难的。巨石的断裂应该是因雷电所击或山体泥石流滑坡相互冲撞造成,因雷电电击断裂的可能性要大些,在江津等地就有人将这类被雷电所击而断裂的巨石称之为“雷打石”。先是巨石断裂,后才有人想法攀爬上去,凿孔如门。正如儿歌所唱的:“一尊开了八道门,方方正正如刀切……”
这尊巨大石包的断裂面呈三角形,顶高约12米,在断裂面上的八道“石门”中,左边的五个已经成型,右边的三个门洞还浅,可能还没有完工。八个洞门每个宽都在1.5米左右,深的3至5米不等。外有虎、鸟、鱼等图案,“门”顶规则地分布着各种刻纹。
在清溪河左岸公路边除草的70多岁当地农民吴长六说:“我就是当地叶家村人,从小就听过许多关于‘蛮子洞’的传说,小时读书逃学,常爬进‘蛮子洞’里‘藏猫猫’。常听家里老人说这‘蛮子洞’是躲‘蛮子’的地方,‘蛮子’很坏,见人就杀,所以当地人就开凿这样的洞穴来躲‘蛮子’。”其实,这是当地人的一种误传。
这种崖墓洞穴,在历史变迁中早已发生了变化。这些洞穴在后来的历史中,曾被初始迁徙来此地的部落群体打开过,用于穴居或藏物。穴居在此冬暖夏凉,防水防兽。到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匪贼为患,一些山民就打些洞穴,举家入住,以防“长毛贼”。江津民间的《族谱》中,就有许多关于本族入川始祖率家眷躲进“蛮子洞”防“长毛贼”或“张贼”的记载。
“蛮子洞”多是一千多年前四川盆地内土著的悬棺习俗与汉人的土坑、砖石等椁墓葬习俗形式相结合,演变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岩椁”墓葬形式。东汉时这种墓葬形式最为流行,所以我们多称其为“汉墓”。多并排成列开凿在临近江河溪流处的陡峭岩壁上,形状犹如一个“方口袋”或“石门”状,这样的石室墓洞作为古人死后的“享堂”之所,其开凿很费工。一个“享堂”少则要三五年,多则要十多年。
二
我们再往前走一小段,就到了真正的三角塘的地方。塘东綦江,塘西江津。还有一条大路在此分岔,往东走綦江,往西走江津,所以这里又被人称为“三角场”。
相传,这里曾是这个热闹的津綦两县边界上的小场。场不大,只有上排街和下排街。早前津綦边界上的山民都在这里赶场进行交易。也因为这里偏远,又处于谢家山和天马山之间,所以1949年前这里曾是江津、綦江两县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站。地下党组织在此活动频繁,这算是个红色据点。
当地一位老伯告诉我三角塘的来历:很久以前,一场暴雨,这里的两条山溪山洪猛涨,洪水汇合到这里,将上排街和下排街冲垮。这里成了一大沼泽,三天后水才消退,从此,这里就不兴赶场了。
洪水消退后,这里露出一尊半圆状巨石。原来这巨石是埋在溪边的泥土里的,洪水冲走了泥土,所以巨大圆石显露峥嵘。奇怪的是在光秃秃的圆石上端,有一株很大的、歪歪斜斜的黄葛树,让人感觉要被洪水冲走似的。有人说:这树活不了多久,因石上没土,一旦刮风下雨,大树就会倒塌……
巨石下端被埋进沙土里,露出部分高约11米,巨石直径12米。至少要30多人牵手才能将这巨石合围。石头上的黄葛树状如张伞,树叶有些黄,可能是营养和水分不足的原因,但仍显得枝繁叶茂。树高15米左右,舒展开的树冠比这下面的石头还大,树干也要两人才能合围。
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又发过无数次的山洪,刮风下雨更是常事,但这巨石上的黄葛树依然如故,而且越长越旺盛,树干越长越粗。黄葛树裸露的根须呈网状将半块巨石紧紧包裹,然后又下探到巨石下的土壤里吸取水分和营养。根须如藤,缠捆石包,形成一体,难分难解。树依石而生,石托树而立,石树共同抵御风雨侵蚀和山洪冲击。这正是儿歌中所唱的:“一尊顶头长大树,须须缠石打死结……”
当地老伯说:“我们称此为‘树捆石’。”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准确。这“捆”字,形象逼真。它留给树下每天过往行人无尽的思考:旺盛的生命力在于顽强的、决不松手的意志或人与人相互帮衬才能走得更远……
我终于目睹了儿时就想去看的津綦边界上的两尊奇怪巨石。一桩心事终于了却,心里感觉特别的愉悦。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