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要到中国看到的第一支礼仪部队!揭秘“天下第一骑”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2-26 19:49

▲2024年8月19日,某国家主席访华,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中队参加欢迎仪式护卫任务。张楠 摄

走进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中队荣誉室,官兵们驾驶摩托车执行国宾护卫任务的风采定格在一张张照片里。作为外交护卫的排头兵,这支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骑”的队伍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世界名片。

2014年10月21日,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中队重组后首次亮相,执行护卫任务。全新的阵容、威武的形象,队员们历经500余天的严格训练后,重整行装再出发。

十年来,他们完成对140多个国家,900多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执政党领袖共计3000余场次的护卫任务,先后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四铁’先进单位标兵”,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7次。

“良好”在这里就算不合格

作为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执政党领袖踏上中国土地看到的第一支礼仪部队,国宾护卫队员们不仅展示着国家的威仪,还肩负着保卫安全的神圣使命;不仅要有娴熟的驾车技术,还要在高速行驶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闪失。

268公斤,是国产春风摩托车的重量。面对相当于自己体重三倍多的摩托车,他们必须找准发力点、平衡熟练地操控车辆。

“胳膊经常疼得抬不起来,有时梦里都在推车。一个月内体重就从85公斤掉到了70公斤。”回忆起刚开始训练的感受,战士董坤记忆犹新。但无论训练多苦,只要一想到护卫使命的无上荣光,小伙子就又有了源源不断的气力。就这样,董坤和一茬茬护卫队员一样,一步一步掌握技巧,一圈一圈坚持不懈,从“艰难”的适应性训练到轻松推车3公里,他在挥汗如雨的训练中日渐和摩托车合为一体。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宾护卫队员,要经历驾驶准备、基础驾驶、特技驾驶、战术基础、战术应用、编队演练等6大模块50多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并且每个科目只有“优秀”才能过关,“良好”成绩就是不合格。这个过程平均需要训练2300小时、18000公里行程,最快的也需要一年时间,慢的则要两三年。

▲2019年,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中队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护卫任务。李响 摄

“手套墙”是他们的光荣印记

苦练世上无双技,敢当“天下第一骑”。中队长邵明路介绍,为了激发训练热情,中队每月都会组织“王者竞赛”,每个项目的第一名会光荣地接受大家的集体敬礼,他们称之为“向王者敬礼”。

为了成为“王者”,官兵们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儿研方法、练本领、强技能。“驾姿王”王先勇每天头正、颈直、目平、身体与车座成90度直角,可达到两个小时纹丝不动;“标齐王”李彪练就了通过听引擎声音判断行驶中摩托车速度和位置的本事;“排障王”景达在训练中磨烂了手套、戳掉了指甲,最终做到5秒内从0公里到80公里时速加速、2秒内弯腰捡拾排除障碍物一气呵成……

炎炎夏日,摩托车发动机表面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头盔内温度超过40摄氏度,一次几个小时的任务下来,马靴里能倒出水;凛凛寒冬,身着礼宾服的队员们,顶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经常冻得手脚麻木透心凉,一些官兵还因此患上了风湿病和关节炎。因为训练强度大,官兵平均每半月磨坏一双骑行手套,每两天就要更换一条轮胎,每两个月就要踢破一双马靴。无论是营区贴满破损手套和轮胎的“手套墙”“轮胎墙”,还是腿上被汽缸烫伤的疤痕,都是队员们艰辛付出留下的光荣印记。

讲评稿页页写满“精益求精”

中队荣誉室内,锦旗、奖牌数不胜数,但官兵提及更多的却是一本厚厚的讲评稿。2018年9月26日,中队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首播,队员们威武文明的形象和娴熟精湛的操控技能赢得广泛赞誉,但中队当天的训练讲评内容却赫然显示着“二排加减车不流畅扣2分、四班绕圈训练2次压线扣4分”。

这一页页讲评,被官兵们视作“传家宝”,因为这是这支队伍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打基础、精益求精抓建设的最好证明。

“这些讲评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不足,时刻提醒着我们。”排长魏波感慨地说。

“我宣誓:永远树立‘护卫重于生命、形象高于一切’的思想,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爱护车辆装备,钻研业务技能,苦练护卫本领;英勇战斗,顽强拼搏,坚决完成任务!”警灯闪烁、马达轰鸣,铿锵有力的宣誓响彻云霄,官兵们再一次出发,斗志昂扬地奋进在护卫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征程上。(记者 代丽丽 通讯员 张楠

▲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中队队员在执行护卫任务完成之后,意气风发,阔步前进。武炎龙 摄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贺子桓   主编:马京川      审核: 何祥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