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吹上岸的海鲜能吃吗?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9-13 14:33

每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多发。台风过后,往往会有大量的生蚝、钉螺、螃蟹、鱼虾等海鲜被吹上海岸,吸引众多周边居民提上水桶、麻袋等工具赶海捡拾,还有些人会把这种赶海盛况拍摄成小视频在网上传播。很多人看到后不禁要问:被台风吹上海岸的海鲜能吃吗?

针对这一现象,有专家提醒:台风过后吹上海岸的海鲜可能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某些种类的海鲜容易存在变质的情况,食用风险较高。

这一提醒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吹上岸的海鲜也很新鲜呀,为什么不能吃?”“难道买回来的海鲜不是从大海里面捞回来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那么台风过后,被吹上海岸的海鲜到底能不能吃?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贝藻组副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白昌明。

大家对食用台风吹上岸的海鲜最大的顾虑是其安全性,那么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白昌明说:“虽然台风后吹上岸的海产品较多,食用的安全性要根据海鲜的种类判断,部分海鲜可能会存在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细菌和病毒,不建议食用。”

“贝类耐干露能力强,海滩上捡到的贝类如果是活的,蒸煮后食用较为安全。但海滩上的鱼类、蟹类等多是死亡个体,存在腐败变质的风险,食用风险较高。”白昌明表示,水产品中可能存在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及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病毒,在没有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很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赶海时,海滩上的贝类较多,大家最容易捡拾到。对此,白昌明解释,野生贝类一般附着在礁石上或埋栖于海底泥沙中,受台风影响较小。台风过后,海滩上的贝类也有可能来自附近的养殖筏架,处于养殖中间阶段,尚不够上市标准。

“这种贝类即使还是活的,也存在肥满度、口感欠佳等问题,不推荐食用或售卖。”白昌明特别提醒,台风吹上岸的鱼、蟹类海鲜往往很快死亡,在没有保鲜手段的情况下会快速变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如今,各大网络平台上有很多赶海的视频,吸引大众观看。不少网友在浏览之余会留言提问,在市场买回来的海鲜与赶海捡拾到的海鲜有什么区别?

“在市场买回的海产品比赶海捡来的要更安全,品质也更有保证。”白昌明认为,市场售卖的海产品是出海捕捞或者养殖收获的,在采收、运输各环节均有妥善的养护和保鲜措施,上市前也有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来源可追溯,品质更有保障。

“台风过后,海滩上的海产品来源不明,生活海域不清晰,不能确定其生存环境是否安全。”白昌明解释,不是所有的海产品都可以食用。海滩上捡来的海产品种类繁杂,碰到不熟悉不认识的海产品,许多人无法分辨其食用是否安全,一旦误食了如蓝环章鱼、织纹螺等带毒海产品,后果难以想象。

白昌明表示,如今我国海水养殖技术发展迅速,养出的海产品鲜甜度、肥满度不输捕捞海产品。加之部分海域已经开海,许多来源清晰、价优味美的海产品陆续进入市场,建议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海产品,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时下,我国四大海域伏季休渔相继结束,各地渔港码头又开始热闹起来,休整了几个月的渔民已经做好了拔锚出海的准备,很多消费者也在期待一场海鲜饕餮盛宴。同时,也很关注,该如何安全食用海产品的问题。

“首先要到正规市场购买海产品,因为有健全的食品监管流程,海产品的食品安全才有保障。”白昌明提醒,即便在正规市场购买海货,也要注意其新鲜程度,避免购买色泽异常、不明外伤等具有不良形状的海产品,烹饪前应用干净的水清洗干净。

此外,食用海产品需要注意烹饪方式,除非有明确可供生食的标志,否则均应煮熟煮透、生熟分开,烹饪温度要达到100摄氏度才能起到有效杀菌的效果。同时,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刀具、砧板、碗等厨具也要进行生熟区分,避免交叉污染。

“食用海产品时,要注意熟制海产品的食用期限,尽量做到烹饪后一顿吃完,最好不要隔顿食用。”白昌明建议,要尽量避免生食习惯,才能有效降低微生物引起疾病的可能。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贺子桓   审核: 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