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年轻人追捧的冰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21 15:58

▲今夏,冰杯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消暑神器” 受访者供图

如果说今夏的消暑市场谁最火,冰杯肯定榜上有名。冰杯,就是一次性带盖密封塑料杯,里面装满可食用冰块或冰球,撕开密封即可使用。

据《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超过40%的消费者希望酒水、饮料、乳制品能在冰镇状态下食用。消费习惯的改变令“冰”的消费呈现不可逆的三大特点:随时随地、零食化、必需品化。

因此,看似简单的“冰块+塑料杯+饮料”的组合,受到了众多年轻人追捧。无论是搭配咖啡、茶饮、牛奶,还是果汁、鸡尾酒,年轻人们将冰杯的“花样”玩到极致。

冰杯为何受欢迎?便捷、可塑性强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售卖冰杯的既有711、罗森这样的便利店,也有盒马等商超,最近蜜雪冰城也加入冰杯售卖大军。

市面上的冰杯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纯净水冰杯,即配料表里只有水;另一种是带味冰杯,包括咖啡冰杯、水果冰杯等。通常,纯净水冰杯价格在3元上下不等,带味冰杯的价格会高一些,有的冰杯还通过搭配售卖的方式进行产品溢价。

对此,部分消费者也质疑,一瓶矿泉水才1、2块,而一个冰杯就要3元,这是不是妥妥的“智商税”,冰杯凭啥卖这样贵?

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对方表示,冰杯越来越受到欢迎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因为便捷,相比自己冻冰一整套繁琐的清洁、等待流程,冰杯开盖即食,能快速满足大家防暑、解渴的需要。

其次,可塑性强,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可塑性强的冰杯商品。例如,相比咸柠冰杯只能搭配汽水,咖啡冰杯就可以配各种口味的牛奶、果汁,甚至还可以搭配茶、冰淇淋、椰子水等等。而果汁冰杯则还可以用来配酒,消费者可以很轻松地给自己做一杯夏日特调,这也是口味冰杯近两年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

另外,卫生。因为冰块的吸附力很强,所以很多消费者会发现自己用冰格冻出来的冰块容易“串味”。也正因如此,食用冰类产品其实对于水质、制冰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促使消费者在外购买食用冰的原因之一。

家里冻的冰块和冰杯有何不同?

2021年就上线冰杯商品的盒马,在这条赛道上起步很早,除了纯冰杯之外,还陆续推出柠檬冰杯、口味冰杯等。“今年6月,盒马冰杯系列商品同比增长30%,其中咖啡冰杯同比增幅达60%。”盒马采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冰杯看似简单,但和家用冰箱冻的冰,还是有所不同。

据了解,虽然原材料同样是水,但是因为冻冰的工艺、原理不同,冰块之间的差异也很大。目前消费者最常接触到的食用冰主要分为三类:家用冰箱冻的冰;茶饮、餐饮店制冰机冻的冰;制冰工厂生产的冰杯、食用冰。

普通的冰箱冻冰——是从外向内冷冻,这种冷冻方式无法排出冰块内部的空气,因此冻出来的冰块多呈白色,并且很容易融化,对饮品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容易吸附到冰箱内其他食材的味道。

制冰机冻的冰——主要是一些饮品店、餐饮门店、家用制冰机制的冰。这类制冰机的特点是制冰快,冰块很难冻实,冰块大多都是中空的,这类冰也比较容易融化,并且由于会与空气接触,保质期也相对较短。

冰工厂制做的食用冰——目前国内的冰工厂数量相比日韩还有一定差距,但正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快速增长。这类工厂在生产食用冰前,先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比如类似盒马商超等售卖的冰杯,所用的水要经过石英砂、活性炭,软水树脂,RO膜逆渗透后,提取出纯净水。再通过流水缓冻工艺进行制冰,这种制冰方式通过高压水枪一层一层将水喷到冰板上冻制而成,这样冻制成的冰块中间没有气泡,冰块密度比较高,整体呈透明色,且融化较慢,保质期可长达12个月。

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未来冰杯的花样、款式会更多,口味会更加丰富多元,但整个价格还是偏高。随着整个冰杯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入局的企业越来越多,预计在2028年之后冰杯的价格会下降”。

首席记者 董进

来源: 华龙网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