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360度看创五项世界纪录的深中大桥有多“美”

华龙网

2024-06-30 11:03

历经7年建设,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深中通道,即将于6月30日下午3点正式通车试运营,目前各项运营工作已全部就绪。

深中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过万顷沙互通与南中高速连接,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24公里,全线桥梁工程总长度约17公里。

其中,由在渝央企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参建的深中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主跨1666米,是深中通道关键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

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承建,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深中大桥东主塔、东锚碇施工,上游侧主缆架设,钢箱梁安装以及东非通航孔桥下部结构等。

每天,4000多艘商船、货轮,在伶仃洋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深中大桥横跨伶仃洋,宛若巨龙横卧在碧波之上。

高塔耸入云端,桥梁仿若游龙。深中大桥两座主塔高均为270米,桥面距离海面高度为91米,通航净空高度达76.5米。

大桥两个锚碇各采用两个外径65米的“8”字形地连墙基础,单个锚碇总重量约100万吨。

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受力构件,有着悬索桥“生命线”之称。深中大桥共有2根主缆,每根主缆最大缆力10万余吨,这也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较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

大桥创下了全离岸海中钢箱梁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海中锚碇体量最大、主缆钢丝强度最高、颤振检验风速最高等5项世界纪录。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之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交通主骨架的关键“一横”,中山至深圳车程将从一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成为连通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

这不仅见证着海上一座座超级工程如“长虹跃然”,见证着中国基建力量惊艳世界,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时代胜景。

编辑: 肖福燕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