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透的鞋子,风雨中的忙碌,“暴力梅”下的小哥:客户一句话暖心

潮新闻

2024-06-27 18:16

6月27日上午10点过,大雨还在持续。

杭州武林银泰A、B座之间的内部道路上,外卖小哥临时停车区域已停放着不少外卖电动车,不时有小哥骑车进出,行色匆忙。

在一旁的垂直电梯口,有小哥正利用等电梯的间隙,低头刷着手机上的订单。

很多小哥穿上了雨衣、雨裤等防雨设备,有的穿上了筒鞋。

“这天气不这么穿肯定不行,一会就全身打湿了,会很麻烦。”一位四五十岁的小哥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他全身被一件蓝色的雨衣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脸露在外面。

他做的兼职外卖,一边打工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出来跑外卖,一天只跑四五个小时,“这才是今天第一单,这种天气,大家都不愿意出来吃,单子肯定会比平时多一点。”正说着,电梯到了一层,他匆匆跑进了电梯。

持续雨情之下,很多人在坚守。

有站点订单上涨20%

小哥期盼早日放晴

11点过,百井坊巷的一家餐厅,柜台旁的外卖架上摆满了打包的外卖。不时有小哥跑进来,从架子上取走外卖,快速离开。

柜台上“你有新的饿了么/美团外卖”的电子提示音此起彼伏。

“下雨天,点外卖的比平时多,现在每天的量都是平时的好几倍。你看这会才11点多,还不是正式饭点,都赶上平时12点以后的忙碌了。”店员低着头,忙着打包餐盒,聊得有一句没一句。

过了一会儿,一个美团小哥进了门,手里还提着两袋外卖。他看了一下架子,确认没有自己的外卖订单,便在柜台旁低头刷起了手机。

“我上午10点多才开始跑,现在才一个多小时,下这么大的雨,肯定是忙的。”他说,最近每天都比平时要多十几二十单,“但雨天送餐,终归还是麻烦”。

27岁的外卖员小何来杭州3年,主要在上城区送外卖,每天上午10点准时开工,一天跑10个小时,“下雨天确实会忙一些,但接单量跟平时差不多,今天忙了一个中午,也只有25单,没怎么增加。”

小何说,平时系统的订单比较分散,每一单间隔都比较长,时间基本花费在路上。“而且雨天路滑视线也差,送餐也不敢骑太快,所以效率跟平时肯定也没法比。”

下雨天送餐的烦恼不止是效率的问题,小何说:“这种天气,送餐是穿雨衣还是不穿呢?就算雨衣再薄,穿着都是闷的,一天下来身上都是汗水,但不穿,浑身被淋湿更难受,还会感冒。”

美团外卖武林广场配送站点站长丁丁说,最近杭州地区接连暴雨,跟上周相比,这周雨天外卖单量的确增多了,他所在的站点大概上涨了20%。这个站点是大站,平时每天就有几千单的单量,所以这个增幅还是相当惊人的。站点的上百位小哥,这段时间都很辛苦。

美团外卖为骑手增加了订单补贴、延长了配送时间,骑手因恶劣天气导致的超时、差评等可通过申诉剔除,帮助骑手降低配送压力,可以安心、安全地送餐。

记者从平台了解到,对于内涝严重区域会采取暂停配送服务的措施,确保骑手安全。

扒了几口饭,小何又接了个订单。出发前,他对记者说,希望暴雨天气赶紧过去,天气早点放晴。

每天运送趟数翻倍

“第一趟鞋就湿透了”

临近顺丰速运中河北路站点,远远地就望见了一字排开的快递“车队”,几名顺丰小哥陆陆续续地往车上装着要派送的货品。

此时雨势依旧强劲,但他们没有办法腾出手撑伞,上半身整个探进快递车后厢里整理空间,暴露在雨中的部分很快被雨浸透。

“雨再大,东西也得送,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保护快递不受损,比如说给一些文件类的快递外面再套一层袋子,再比如加快快递装运上车和运送卸车入户的时间。这两天雨下得猛,小件从车里拿下来我都会用冲锋衣外套裹一下,小跑着送进去。”入行七八年的康师傅已经习惯了杭州的梅雨季:“戴个头盔,至少头发不会淋湿,最多每天衣服裤子湿一点,鞋子袜子浸点水罢了,回到家用吹风机吹吹干就行。穿防水的冲锋衣怪闷热的,外面是雨水,里面是汗水。”

这两天,康师傅和同事们每天每人要收发200件大小快递,最远一直要送到保俶路那边。前几天赶上“6.18”购物高峰,再加上这个季节杨梅等水果密集上市,他们经历了一波高强度“输出”。

不下雨的时候,他们可以把一些大件绑在车厢顶上,这样一车可以拉尽可能多的快递,下雨他们只能都放在车厢内,如此下来一天要跑多一倍的趟数,而鞋在第一趟时就已经湿透。

让康师傅等小哥们欣慰的是,这些天没有一个客户抱怨投诉过快递受潮,很多人拿到快递都会自然地附上一句:“下雨天辛苦了。”

一张塑料布、一个麻袋

小哥防水防潮自有方法

凤起路中山北路交界的国都公寓,一名申通小哥准备到楼里收取件。

“三轮车一趟拉得多,一上午已经拉了两趟了,下雨这事属于不可抗力,时大时小的,拦不住我们送东西的。”小哥一边说,一边掀开盖在三轮车上的一张巨大绿色塑料布,一头钻进去整理出一个个要派送的快递件。

“盖着就不会淋湿了,路上风大雨急的,纸箱外湿个一星半点的肯定难受的,客户最重要嘛。”身着一身黑,记者几乎看不太出来小哥的衣服是否湿透,只见他头发已经被雨淋得发卷。

为了保护快递不受潮,小哥还掏出一个随身带的麻袋,把拿出来要送的快递件都塞进去,再运送到楼里开始派送,派送完再装着满满一袋收取的件装运到三轮车里。

楼内的丰巢柜前,小哥在老家的妻子和孩子接连打来好几个电话,大概是在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他开心地回复:“这几天爸爸赚钱很忙,等不忙了买玩具看你去,先不说了啊,还有很多单要送呢。”

“没有哪一行是不辛苦的,好好做对得起相信我们的客户,就可以了。”

丢下这句话,还没等记者进一步交流,小哥就带着麻袋消失在了楼道里。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