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高考后订婚刷屏,“尊重祝福”之余仍应理性看待

上游新闻

2024-06-16 19:12

据江西旅游广播报道,河南两位高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举行了订婚仪式。订婚仪式在婚姻生活中较为常见。此次订婚仪式受到关注,在于当事人的身份——订婚的一对是高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就举行了订婚仪式。

订婚是一项传统习俗,古称纳吉。在传统观念中,订婚是准结婚,意味着双方将受婚姻关系的制约。但在现代社会中,订婚的约束作用力已大为降低——订婚之后反悔的也不在少数。

另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领证才是合法婚姻的开始。即便举行了传统的婚礼,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法律上也不构成婚姻关系,充其量只是事实婚姻而已。因此,订婚在法律上是没有意义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并不举行订婚仪式。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大多数高考考生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所以,从法律规定来看,绝大多数高考生是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

但正如前述,订婚并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故此,对于订婚,法律并不会因为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而进行干涉,这是可以拥有的自由。

但对于高考生订婚,却不宜提倡。对于大多数高考生来说,仍然会继续求学。虽然,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不再限制在校大学生结婚,使在校大学生结婚违反校规成为历史。在现实中,也确实有少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结婚。但总体来看,并不多。

原因并不复杂,大学生并不成熟,也不具备经济条件,在大学期间结婚也确实会有许多不便,对学业也难免造成影响。故此,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可以的,但若谈婚论嫁,还是需要审慎决策的。

而高考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尤其是感情生活,并不稳定、牢固。从订婚到法定结婚年龄,大多尚需三四年时间,这其中还有太多的变化。此外,订婚在传统观念中的约束作用,和订婚在法律上的“无意义”,也极易发生冲突。一旦冲突发生,会产生更多不利影响。

回到这则新闻,当事人接受采访时称,恋爱已有两年,双方家庭也都很支持,彼此家离得很近,订婚两家都很开心。

诚然,恋爱中的年轻人,想给对方一个承诺,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感情生活最需要的是彼此心心相印,冀望订婚来给恋爱加一道保险,并不可靠,甚至会增加更多烦扰,高考生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高考生的父母来说,也是如此。早早订婚,虽然不乏最终修成姻缘正果者,但走向破裂的也大有人在。对于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高考生,父母并不应反对其自由恋爱,但支持其订婚,却也不是理性的态度。

编辑: 罗建军   审核: 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