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未来财务状况有信心吗?单身、已婚人士给出不同回答

澎湃新闻

2024-06-14 20:57

从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措施,再到近期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直接影响个人财富的流向,消费、投资、保险,不同人群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2024年宏利亚洲关怀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深入中国内地十余个城市,调查了约1000位年龄在25岁至60岁之间的受访者。总体来看,中国内地消费者对未来财务状况的期望值达88分,期望颇高。然而,他们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估值与期望值之间有着14分的差距,显示出中国内地消费者对于实现未来期望表现出信心不足。

单身比已婚有更多的财务担忧

首先来看看不同婚恋状况的人群,对财务问题的担忧有哪些变化。

中国内地消费者希望实现的前三位长期财务目标分别是:拥有足够的应急储蓄、拥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医疗保健需求以及拥有足够的积蓄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单身人群与已婚人群财务目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单身希望能够延续当下的生活方式,而已婚人群则更看重为孩子的教育储蓄。

总体来看,单身人群的财务焦虑水平更高,具体表现在积蓄不足、健康保障不足、收入减少等方面,而已婚人群则更加担忧意外的医疗费用支出。

“我对未来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因为我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工资。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是会担心裁员或者降薪的风险。”贾定琶28岁,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就业,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是他未来财务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针对像贾定琶这样的担忧,单身人群已开始采取了行动。数据显示,在实现财务目标的手段上,近一半(44%)的单身受访者认为储蓄型养老保险有着重要作用,另外分别有三分之一(34%)和三成(30%)的单身受访者对人寿保险和健康险的重要性表示了肯定。

同时,报告显示,单身人群相比已婚人群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更加薄弱,并更少寻求专业理财顾问的建议。50%的单身受访者拥有理财规划师,而在已婚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67%。没有理财规划师也可能是单身人群更加担心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贾定琶目前并没有理财规划师,提及原因,他认为,当下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健康保障,在大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还是以储蓄为主,并不需要理财规划师。

而有两个孩子的王佑在受访时展现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最开始我只是给家人买了健康险,因为我觉得‘理财规划师’这个角色只服务于高净值人群,离自己很远。后来和理财规划师,也就是我的保险专家熟悉了后,他根据我的情况推荐了一些理财产品,我觉得还是挺实在的,打开了我的理财思路,至少可以给我的孩子们一个相对稳定的未来保障。”

面对不同人群的财务担忧,中宏保险专家也给出了建议:“为了尽可能降低退休后资金耗尽的风险,最有效的策略是充分利用退休前可以控制的两件事:尽早开始储蓄,尽可能多地储蓄。”

单身、已婚皆提早规划医疗保健需求

当进入家庭组建期,通常事业上也会步入上升期,加上此前的积蓄,资产积累会相对乐观。对此,中国内地已婚人群对其当前的财务状况评价颇高,百分制中获得75分,在此次调查的亚洲8个市场中位列第一。

但同时,这个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不仅房贷、子女教育支出等在大幅增加,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增加。调查显示,71%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认为雇主提供的健康福利和保险不够充足。81%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认为他们需要扩充雇主提供的退休和养老金福利,以改善他们未来的财务状况。尤其是年轻人,在这一点上认同感更高。

从受访者的回应来看,单身和已婚人士都已经为应对未来可能上涨的医疗支出采取了行动。超过5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尝试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来保持健康;23%的中国内地受访者将选择保费更高、承保范围更广、保险利益更多的医疗保险计划,以减轻医疗保健费用上涨的影响。

对此,中宏保险专家建议:“就健康而言,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和定期体检等,降低患病和高额医疗费用支出的风险。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及时规划充足的医疗保障也至关重要。例如拥有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减少因重大疾病造成的财务影响,让您专注于治疗与康复。”

同时中宏保险也在过去几年中打造了MOVE健康管理平台,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基于该平台,中宏保险的健康管理服务涵盖了线上+线下的全场景服务,并按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细分为“咨询”“问诊”“就医”“治疗”“会诊”“康复”等六大“安心”服务。无论是日常健康咨询,还是重疾就医,用户都能及时获得多种形式的健康管理支持与服务。

产品方面,中宏保险近期也推出了一款主打“高性价比”的重疾险产品——健康魔方II重大疾病保险,提供了130种重疾的终身保障,涵盖了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常见的重大疾病,单次赔付的机制也使得“健康魔方II”的投保价格更为亲民,对于单身人士更为友好。

“养儿防老”不再受到广泛认可

调查的另一关键发现表明,不论是单身,还是已婚未育或已婚已育的受访者,“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已不再受到广泛认可,社会文化发生了明显转变,生儿育女不再被视为一种投资。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更多的受访者将目光转向提前去配置更有品质的养老生活保障。姚万今年51岁,离退休还有几年,“按照目前身体状况来说,即便到了退休,我也不觉得自己就已经‘老态龙钟’了,所以,我这个阶段更需要居家养老,也就是对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

同时,姚万父亲曾住院手术的经历,也让他在规划养老上更为细致。“我父亲在60几岁的时候做过一次肺部手术,但我和我爱人都在上班,只能晚上下班去医院看望。而且后续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我们也不能随时陪在身边。这其实提醒了我,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院后康复护理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养老不等于去养老院,还是要根据需求早做打算。”

姚万提到不同阶段的养老规划,其实是综合了“健康+养老”,也反映了现在人群对康养服务有着全生命周期,覆盖多种模式场景的需求。对于深耕“养老服务”的中宏保险来说,这一需求的增加早在他们的布局之中。近年来,中宏保险着力打造的康养生态圈建设卓有成效,例如“健康+养老”双管家团队,不仅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建议,还能直接对接第三方康养服务资源,并全程一对一跟进保证服务品质。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中宏保险也整合了业内优质的养老产业资源,推出了全新升级的养老综合服务。目前,养老综合服务已覆盖超过28,000个客户家庭,康养合作网络已覆盖全国40多个核心城市,合作养老机构超250家,总计15万余个养老床位。

中宏保险的养老综合服务通过“1个管家、2大场景、4维支持”的模式,即依托合作方的优质康养资源,以管家式服务全程护航,兼顾“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同场景,支持“居家生活、医疗健康、专业护理、高端享老”的多元需求,实现不同路径触达品质养老生活。以居家养老为例,中宏保险可以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服务,用于改善家中长者的日常居住环境,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及生活品质。

在产品方面,中宏保险已打造了完整的养老产品布局,提供传统寿险、年金险等业务,并可代销养老目标基金,致力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方案。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推行,中宏保险也连续推出了“中宏养老无忧养老年金保险”和“中宏富贵两全保险”两款个人养老金产品,旨在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

健康体魄需重视,养老投资要趁早。无论对未来的财务担忧、医疗保健需求还是养老需求,其实都是对未来稳定性的需求。或许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财养老规划,但说到时机,此刻,永远是为未来规划的最好时候。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