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智库预测:A股稳健增长,2035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潮新闻 记者 刘晨茵
    时间:2024-03-31 22:58

    3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美国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合办的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发布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智库学者合作,撰写《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研究报告,从智库视角出发,大胆提出了“中国2035”十大畅想。

    报告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释放的长期增长潜力下,中国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渐进实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焕发政策亮点,不断创造大国复利,最终实现GDP超美和收入翻番等成就。具体来看:

    一、中国GDP预计在2035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在中国经济增速快于美国,且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升、美元长期看跌的基础之上,若中国在未来数年内保持GDP每年在5%左右的增长,2035年之前至少保持4%以上的增长,预计在2035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二、2035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相比2023年实现翻番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增长6.3%,保守估计,若能维持6.5%左右的增速,2035年左右有望实现居民收入比当前翻倍,届时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进程预计突破75%,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至低于40%。

    三、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有望从三分之一扩大到近二分之一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占比不断扩大,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从4亿人扩大到7亿人以上,国民收入结构达到橄榄型,向共同富裕目标进一步迈进。

    四、2035年平均每个家庭有一辆车,其中三分之一是新能源车

    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产销主流。中国新能源车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望将从25%左右提升到50%以上,届时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有一家开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占1亿辆。

    五、中国将成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引领国际稳定秩序的首要力量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未来也将不断释放和平大国魅力。在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将成为维护国际安全、推动全球政治经济和平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在中国的引领下,21世纪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风险显著减小,中国也能始终远离区域纷争与冲突的漩涡中心,为国内提供全球最安全、最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六、居民参与国际交流程度显著提升,对中国互免签证、单方面免签以及落地签的国家有望从80多个扩大到120个以上

    到2035年,出国旅行成本将进一步下降,目前中国只有约1.4亿人有护照,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随着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各国对中国的认可度和认同感持续加强,未来国际交流与出境情况将大大改变。到2035年,会有更多国家对中国开放签证,三分之一的人有机会实现出境旅游。

    七、中国在2030年之前提早实现碳达峰,在2035年成为年减排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在2030年前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达峰后碳排放稳中有降。按照未来十年的产业绿色转型布局,碳达峰实现之后进一步的零碳目标将被赋予更大的空间和潜力,在基数效应以及政策推动的基础上,中国在2035年会成为全球减排量最高的国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超过30%左右。

    八、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入围数量预计至少超过200家,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上升到新台阶

    2019年中国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首次超越美国,未来入围数量将继续保持逐年增长,同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大量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与500强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外跨国公司、外商独资公司等企业的就业吸引力减弱,就业市场会越来越看好中国的优质企业。

    九、A股稳健增长,203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一

    2024年春节后A股实现开门红,证监会加强市场监管,保障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未来资本市场更为活跃,直接融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突出,预计上证指数2035年前有机会倍增至6000点。

    十、“一带一路”二十年取得突破性成就,成为全球第一大合作倡议,覆盖最多国家、最多人口和最大经济规模

    2033年将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二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凭借着对全球共同繁荣道路的指引,将成为惠及所有沿线国家的第一大合作倡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加入合作与共建,形成高水平立体互联互通网络,预计覆盖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国家。

    编辑:朱丹红     审核: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