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怎么破解?武夷山:“123”齐步走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27 08:14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指出,要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围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目标,建立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断巩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成果。

在具体实践中,各部门、多层级甚至多头管理也带来不少困扰。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合效能,武夷山创新提出“123”机制,聚焦职能整合、工作磨合、力量聚合,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这一经验有何特别之处?

武夷之美, 在于山水交融, 在于自然和谐。乘一叶竹筏,沿着九曲溪顺流而下,在清风拂面、溪水潺潺中,便可感受这幅自然天成的山水画卷。

福建省武夷山市是全国唯一的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城市。武夷山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促进“人、物、技”三位一体全面融合与提升,创新完善生态保护“123”(一委统筹、二长协同、三员合一)机制,实现机构职能整合、工作磨合、力量聚合,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合效能。

什么是“123”机制,机制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又如何实现?跟随记者一起寻找答案。

一委统筹

职能整合实现集中运行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条线,长期以来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部门间协作不顺畅。为此,武夷山市树牢一盘棋思想,创新“一委统筹、两长协同、三员合一”机制,整合各部门职能,实现全市生态保护一体化的工作大格局。

“一委统筹”是指在武夷山市委统一领导下,由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指挥,实现生态保护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

“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部门相关巡护、处置职能。实行‘合署办公、统一指挥、统筹管理、联动处置’,强化横向协同和纵向指导,推动生态巡护事件处置闭环管理。”武夷山市生态巡护综合指挥中心负责人熊居华向记者介绍。

聚焦部门职能整合,具体工作该如何开展?记者了解到,武夷山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门设立了生态巡护综合指挥中心统筹会商模式。

以往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乡(镇)、街道,需要通过发函、会商等方式召集相关单位联合处置。新机制下,若问题无法由生态巡察员或乡镇独立处置,指挥中心会直接分配至相关单位共同赴现场处置,形成了生态环保齐抓共管的合力。

“各业务主管部门派驻专业人员入驻指挥中心,参与到巡护全过程处置。比如一件巡护事件涉及到哪些领域,如何定性、如何处置,又会有什么潜在影响,各部门可以直接实现联动会商、综合研判并全过程督办属地落实情况。此外,还增设应急指挥应用功能,实现指挥中心互联互通一体化运行。”熊居华介绍道。

为解决“九龙治水”等多头管理的问题,新制定和修订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具体措施,编制生态巡护指挥手册,结合巡护打卡、位置共享、远程点名、视频连线、人工智能等方式开展监管,实现“一键式”督办。

熊居华认为,协同监管的好处在于统筹各方力量,提升监督的权威性,将压力直接传导至“最后一公里”,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河长+林长”协同

工作磨合实现扁平运行

武夷山市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尤以九曲溪的山挟水转,水绕山行而闻名。

“山水林田湖草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头绿不绿、河湖清不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开启‘林长+河长’协作配合、协同治理的全新模式,让辖区内河湖常清、林草长绿。”熊居华说道。

如今在机制改革下,“二长协同”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解决信息不对称、发力不聚焦问题。通过推行“二长”合署办公,统一调度指挥、督查巡查联动、协同会商研判,共同参与生态保护项目的规划和执行,研究协调解决市内生态领域共性问题,实现协同共治。

如何实现协同呢?“主要聚焦信息协同、时效协同、调度协同。”熊居华说。

具体来说,建立集中统一的决策执行数字化共享信息平台,实现“二长”工作流程的同步和信息的实时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领域的共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从时效性上来说,借助数字化赋能,帮助“二长”实时监控环境变化,从而实现“1+1>2”的效果。设计基于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AI助手,快速获取信息,自动分类上报事件,智能推荐处理方案,实现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共享,为“二长”协同提供科学决策基础。

在调度协同方面,打破传统各部门、多层级上报的壁垒,将问题点对点派发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现“流程找人、数据找人”,确保问题实时接收,即时整改。

“我们建立可视化指挥中心,打造生态巡护一张图,基于统一的GIS坐标,工作人员一键点击就能查看全市巡护情况,网格信息、绩效排名、视频监控、低空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核心关键数据指标一目了然。”熊居华介绍道。

据统计,机制改革后,问题处置单件实效性平均提升82%,系统整体应急响应能力明显增强。

三员合一

力量聚合实现巡护高效运行

以往,武夷山市巡护工作按照原有行政区域、行业领域为主划分网格,实行网格巡护模式。在新机制下,全面整合了全市土地协管员、河道专管员、林业护林员、环保网格员等职责,由一位承担综合职责的生态巡护员负责履行“三员”巡护职责。

为科学设岗安巡,以林业人均巡护面积不超3万亩和打卡点位不超过30个为单位,共设置121个巡护网格、巡护点3106个,按1:1配备生态巡护员,实现巡护覆盖100%。在设置巡护点上,结合实际设立了巡山交树、巡河交水打卡点位,便于随时掌握古树名木的保护、流域水质管理情况。针对燕子窠生态茶园管护特殊要求以及该地块与国家公园交会的情况,设置特色网格因地制宜管理。

“我们精简岗位设置,巡护人员由716人优化到139人,平均薪资由1459元提高到3800元,有效激励生态巡护员扎根巡区、安心巡护。”熊居华说。

按照功能作用优化巡护策略,人均巡护面积由原来不超2万亩扩大到3万亩,人均巡护时长从过去的58小时提升到92小时。

不管是巡山还是巡河,巡护员各有各的辛苦。这么多点位和工作量,人员又精简,如何高效完成巡护工作?自然少不了科技手段的加持。

熊居华介绍说:“通过构建一张多元感知网,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高空瞭望、卡口监控等智能监测技术进行全面覆盖、智能分析、自动通知、统一上报,实现生态事件‘早发现、快处置’。”

比如,设置林业进山卡口AI监控,通过高清摄像头与AI系统自动识别,实现载木车辆的准确识别和分类,并且支持人脸识别,有助于防止非法木材交易。

再比如,开发移动巡护APP系统,利用GPS定位技术、移动数据采集功能以及现场事件和照片上传机制,实现对特定网格区域定期打卡巡查。

“极端天气情况下,或者在人迹罕至的区域,会依托无人机每周定期开展巡飞巡护。在农事活动频繁点位、交通卡口、重点流域断面,增设218个AI监控辅助巡护,实现生态巡护全域覆盖。”熊居华向记者介绍。

生态巡护员来自不同岗位,三员合一之后,他们可能会存在“偏科”短板。如何让生态巡护员们适应新岗位,快速补齐短板,全方位掌握巡护技能?

“定期对生态巡护员开展专业化理论及法律法规培训,配合各领域巡护案例分析、应急实地演习等来提升生态巡护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熊居华说,此外,还设置考核评价系统与奖励的激励机制,规范绩效管理,实现巡护队伍规范化管理。

如今,在“123”机制的助力下,武夷山整体实现了环境问题处置快捷高效、复杂问题处置迅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显著的良好成效。

福建省委改革办此前发布了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典型案例,武夷山创新生态保护“123”机制案例成功入选。“案例入选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完善机制运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合效能稳步提升。”熊居华说。

来源: 中国环境  
编辑: 周传勇   主编: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