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重庆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公示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11 17:4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面向全市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市级部门评选,评选出十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

一、公示时间

2024年7月11日—2024年7月17日。

二、公示期间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接受反映典型案例问题的来信、来访和来电。

三、联系方式

市生态环境局地址: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5号办公楼),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邮编:401120;电话:(023)89181963;传真:88521694;联系人:肖芸香。

市发展改革委地址: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市发展改革委资环处;邮编:401120;电话:(023)67575742;传真:67575743;联系人:李宗航。

重庆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简介

01
涪陵区“涪陵榨菜”小种子育出百亿大产业金字招牌案例

涪陵区推动榨菜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分散式生产逐步向集中、规范、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从“一粒种子”到“一碟小菜”再到“一个产业”,带动了16万余青菜头种植户、1700余个原料加工户、60万农民增收致富,让生长在绿水青山的“青疙瘩”变成“金疙瘩”,实现“绿色变真金、盐水换白银”。

02
九龙坡区中梁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案例

九龙坡区在“两山论”理念视角下,规划引领、统筹发力,创新举措、多方共建,修复矿山52个2460亩,恢复耕地526亩、林地及园地1874亩,新增生态绿化面积约10万亩,新培育林木8.4万亩,建成主题矿山公园8座,增加了辖区自然资源资产,提升了市民幸福感。

03
荣昌区“荣昌猪”遗传资源焕发新光彩案例

荣昌猪作为世界八大、中国三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具有“国宝猪”之称。荣昌区以容定量推进养殖从“散乱”到“有序”,以绿色智慧养殖为核心,高标准推动养殖环境从粗放到精细,形成龙头企业集中保种育种、农户分散保种的多层次保种育种体系,成为全国推广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地方猪种之一。

04
梁平区昔日矿山成金山谱写湿地竹乡产业转化新篇章案例

梁平区通过关闭猎神村矿山,开展系统治理及生态修复,复垦土地5.4万平方米。如今森林面积8000余亩,成片竹林近6000亩,绿化率达90%以上,木本植物覆盖率65%,河流水质从劣Ⅴ类变为Ⅱ类。昔日矿山集聚的竹海逐步恢复了竹林、山势、小溪、梯田、水塘和谐共生的自然面貌。

05
云阳县打造环湖绿道呈现山水靓丽幸福美景案例

云阳县实施县城沿江库岸环境综合治理,将库岸整治与城市文化、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完成约33公里,500公顷的岸线综合整治,涵盖30多个节点项目,6个魅力分区、8个主题公园,变荒滩为绿色秀带、生活秀带、经济秀带,促进三峡库区沿江库岸生态产品价值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6
奉节县百年“黑色经济”实现蝶变重生“橙风破浪”迈向生态富民路案例

奉节县整体退出煤炭生产市场后,以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为指引,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了农业与旅游业上,形成了低山发展脐橙、中山发展油橄榄、高山发展中药材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脐橙种植面积达37.5万亩,综合产值超60亿元,缔造了“一棵树养活30万人”到“一棵树致富30万人”的产业奇迹。

07
巫山县脆李产业赋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案例

巫山县将海拔175米至1000米确定为脆李种植适宜区,推广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的连片规模种植。种植巫山脆李30万亩,培育巫山脆李绿色食品企业51家,产量13.5万吨,产值18亿元,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共赢。

08
雪宝山崖柏研究和保护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不断加强崖柏保护与监测、人工规模化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及适应性栽培等工作,繁育崖柏幼苗220万株,野外回归70万株,为我国同类型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拯救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方案”。

09
“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案例

“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是全国首个分别针对企业和个人,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将重庆市生态、能源、工业等产业中的固碳、应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成果转化为碳资产。截至2024年3月底,“碳惠通”个人平台吸引了超过200万用户注册和参与,企业平台累计登记碳减排量约200万吨、累计交易量约461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1亿元。

10
开展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人行重庆市分行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标准体系,联合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指南(试行)》(渝银发〔2023〕2号)。截至2024年6月末,重庆市已落地5笔,合计2.1亿元的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贷款,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

来源: 美丽重庆  
编辑: 邱春   审核: 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