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茶叙”进院坝 田间“堵点”畅通了
2025-06-13 11:17
日前,丰都县十直镇人大将“代表茶叙”活动搬到了村民院坝,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选民意见集中收集活动。
人大代表、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民现场交流。一杯茶、一张桌、几把凳子,讨论的话题聚焦“关键小事”,为民生实事的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持。
院坝“关键小事”大家来议
在十直镇七里村村民何玉碧家的院坝内,6名镇人大代表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今天我们不念文件、不喊口号,大家畅所欲言!”镇人大主席余道德首先打开了话匣。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缺水,煮饭都不容易。”村民秦波说出了烦心事。
“具体哪些时段没水?其他村民家也没水吗?跟村里反映过吗……”听到群众反映的停水问题,镇人大代表冉航询问道。
“时不时就停一下,尤其是中午和晚上做饭的时间段,我们这一片的都是这样,跟村里也说过。”有村民表示。
“七里村和附近几个村都是用的七里水厂的水,水厂太旧了,管网破损严重,村里出资修过几次还是不管用。”十直镇七里村相关工作人员解释。
“大家反映的停水问题我们已经了解,等会儿我们就去水厂看一下具体情况,大家放心,我们一定尽快解决问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了解,居民反映的停水是由于七里水厂过于老旧,管网破损严重,清水池渗漏导致。镇政府高度重视,对水厂清水池进行了修整,停水问题得到改善。
同时,镇政府还向县发展改革委申报了场镇环境整治及供排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资金,以更好保障区域内龙头村、七里村、楼子村等5000余人的用水。
田间地头的事就地解决
“除了院坝,我们还把‘代表茶叙’开到了田间地头。”余道德说,代表走出院坝、走上田坎,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让“代表茶叙”成为问题收集的重要方式。
在近日开展的一次“代表茶叙”活动中,村民陈光模、王培福反映:灌塘溪村有一段145米的路,没有纳入高标准农田道路硬化工程,群众出行和耕种受到影响。
“整段路都硬化了,就剩这一百多米,遇到下雨非常泥泞,我们收青菜头也很不方便。”陈光模说。
了解情况后,镇人大组织代表现场调研。据悉,这段路由于是坡地,在最初设计时就没有被纳入改造。
随即,镇政府向县农业发展集团争取,将这段路纳入硬化工程,最终整条路段实现了水泥硬化,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
“‘代表茶叙’活动搬到室外,就是为了更多地听取民意,助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关键小事’,让田间地头的事就地解决。”余道德说。
让“代表+”更好服务民生
据悉,十直镇人大还探索打造了“代表+”模式,把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搬到田间地头、村坝院落,全面收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截至目前,镇人大按网格将人大代表精准分配至18个选区。
代表们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问题,通过日常走访与定期的“代表茶叙”活动相结合,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及时推动问题解决。
“下一步,镇人大将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广度、深度,推动问题化解在基层、共建共治在基层。”余道德表示。 (陈敏 何玉婷)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