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三急”,他们问三年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王亚同

2025-04-03 17:14

从满街找厕所的尴尬到一找就有、马上就到的“就近如厕”,从“闻着味道去”到“跟着地图找”,从“脏乱差”到“净美优”。“人有三急”的事儿,在重庆渝中区已不再是急难事,这源于当地人大以“小切口”持续监督的推动。

▲十八梯农贸市场内改造后的公共厕所。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渝中区人大针对市民游客反映的“如厕难”问题,连续三年监督发力,推动公厕建设管理实现新提升。群众有“三急”,当地持续改进提升,折射出关乎民生的“大文章”和城市治理的大智慧,也彰显了渝中区人大回应民生关切的履职担当。

市民游客关切人大监督所向

“以前每次带孩子来洪崖洞玩,最愁的就是找公厕。人一多公厕就排起了长队,孩子急家长也跟着急。”渝中居民王芬的反映,引起了很多市民和游客的共鸣。

渝中是老城区、建成区,热门景区景点多,受以往城市规划限制,“如厕难”问题较突出。解放碑、洪崖洞等热门区域,每到旅游旺季或节假日,公厕前就容易排长队。

空间狭小、味道冲天、设施老化,不仅给市民游客带来极大不便,也影响了重庆现代化城市的形象。而在一些老旧街区,公厕数量不足、功能不全,周边居民同样也有着“如厕难”。

“附近7000户居民,还有商户、务工人员等,平街面就十八梯菜市场一个公共厕所,居民群众意见很大。”渝中区人大南纪门街道议事代表杨维秀没少听居民“倒苦水”。

▲南纪门街道、社区、议事代表、群众等现场查看公厕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三年前,在日常接待选民群众活动中,多名区人大代表也纷纷收到群众的类似反映,他们不约而同提出代表建议,旨在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

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2023年,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将公厕问题这一民生痛点列为重点监督事项,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区政府相关情况汇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将重点区域公厕建设管理确定为主题教育调研课题,持续深入追踪问效。

“组合拳”破解群众所急

随后,渝中区人大城环委第一时间组建调研组,深入各街道、社区和景区景点,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很多公厕标识要么太小、要么位置隐蔽,市民、游客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参与调研的渝中区人大代表程燕说,不熟悉路况的外地游客往往因找不到公厕而感到不便。

调研组一方面协助主任会议全面听取区政府相关工作情况汇报,明确提出在景区、老街区等重点区域加大公厕建设力度,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另一方面,积极与市人大代表沟通协作。针对公厕标识不显眼等问题,与市人大代表龚菲一同前往解放碑区域现场走访。随后,龚菲围绕中心城区的共性问题提交了切实提升中心城区公厕管理的建议,得到市城管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办理。

以重庆热门景区洪崖洞为例,景区方面已在各出入口、楼层主通道等处,用灯箱、广告牌等方式在醒目位置向市民游客进行明示。

依托大量实地调研,渝中区人大城环委形成了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合理规划公厕布局、加强设施维护等意见建议。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充分吸纳各项建议,把2024年确定为“集中提升年”,制定任务清单并逐一落实。

“三提”有力凸显城市温度

城市文明程度,往往藏在细节中。

围绕游客如厕之急、居民如厕之难,渝中区人大和有关部门协同发力,推动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迭代优化,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居民群众幸福感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感。

夏天的重庆,相当“烤”验人。去年,渝中区人大牵头在解放碑调研时,曾有外地游客当面反映:“重庆太热了,室外移动厕所没有降温设备,上厕所像上蒸笼。”

游客的呼声,渝中区城管部门高度重视,新投入的一批移动厕所均装上空调。以解放碑大世界酒店外的公厕为例,不仅安装了空调,还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儿童友好洗手池等。

针对十八梯社区居民的烦恼,渝中区南纪门街道人大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支持下,通过提交代表建议、召开专题议事会等方式,解决了因产权和管理责任不明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十八梯菜市场公厕在今年初实现“脱胎换骨”。

“以前只有周边居民闻着臭味来,游客问起来我们都不好意思说。”焕然一新的菜场公厕,让群众纷纷点赞。“如今,公厕被大大方方地定位到地图上,便利了居民和游客。”

比起改扩建,新建厕所选址则面临着邻避效应的考验。红岩革命纪念广场公共卫生间建设就是一个生动案例。周围单位阻挠,理由就是“建了公厕,那不是臭烘烘就是水漉漉的”。

为改变群众刻板印象,渝中区城管局在公厕临街面加装格栏,装饰了绿色藤蔓,并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公示氨气、硫化氢排放量。“没想到公厕还可以这个样。”之前反对强烈的李女士表示,公厕真做到了高颜值、无异味。

探索长效机制 构建治理样本

为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推动成果转化运用,去年,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回头看”工作,对2023-2024年全区公厕新改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估。

▲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在洪崖洞景区调研公厕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既关注公厕硬件设施建设,也关注管理服务提升。”渝中区人大城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调研发现,辖区公厕建设成效明显,但仍然存在修建进度缓慢、维护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为此,他们再次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在持续监督推动下,渝中区政府将公厕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推进。自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02余万元,新改建公厕56座,对各行业对外开放的公厕监管实现全覆盖。区城管局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市政环卫直管公厕管理实行“二专三化”制度,即专人管理、专人督查,管理规范化、保洁标准化、服务人性化。

景区厕所管理方面,该区则建立了《全区景点公共卫生间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明确景区景点、商业街区、公园、主次干道四类公共卫生间的规范管理标准和监管要求,并落实责任到部门到人头。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及时调查处理投诉举报,改进管理措施。

“公厕管理更注重的是‘里子’。今年我们将把对公厕维护管理‘回头看’与区城管局负责人履职评议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公厕管理更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渝中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小切口”监督模式,建立闭环监督机制,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