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200名居民恳谈会上说想法
2025-03-20 15:41
“能不能在附近增加一个农贸市场,方便居民群众”“社区里的老年食堂能否增加”……近日,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童家桥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以“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主题,召开了民情恳谈会,共同商议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通过民情恳谈会的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难题,获得了一致好评。
开门纳谏
倾听群众关心关切
在五灵观、文苑、壮志路3个社区,9名区人大代表与辖区200余名党员、居民代表围坐一堂,通过院坝会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收集民生建议。
会上,居民们争先恐后地抛出“急难愁盼”。代表们一边仔细记录,一边追问细节,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清晰的履职清单。
“目前小区电动摩托车数量不断增加,但附近却未设置充电桩,居民充电极为不便,部分居民甚至飞线充电,很不安全。”五灵观社区居民小组长赵燕泠非常关注充电桩问题。
“您提到的电动摩托车充电桩问题,正是我们街道规划‘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重点……”区人大代表、重庆重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屹当即回应。话音未落,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我是政法三村的居民,也是一名骑手,学校外卖订单很多,但因为管理规定,外卖和快递小哥都不能入内,外卖只能放学校门口,易造成丢失从而被投诉,希望能畅通骑手进校园。”文苑社区青年居民代表李泽阳聚焦“骑手友好”服务提出了建议。
“您提到的骑手友好服务,已经纳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区人大代表、文苑社区党委书记高春燕说,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对接学校,在考虑学校师生安全的情况下,制定骑手进校园的可行性方案。
靶向破题
分类梳理群众诉求
“小区双职工家庭比较多,‘看娃’是我们最头痛的问题。”壮志路社区居民熊丽说,希望能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给双职工家庭提供实惠且专业的托育、托管服务。
“您的建议很好,既能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还能给双职工家庭‘雪中送炭’。”区人大代表、人大童家桥街道工委主任冉茂琴回应,将进一步反馈,同时联合组织部门、民政部门等论证其可行性。
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老旧居民小区无电梯”问题,区人大代表、街道党工委书记秦湛毅答复,近期会对接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市场监管局,委托相关专家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安全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对于老旧小区智能安防设备缺失的问题,区人大代表、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李朝晖答复,已向区公安分局反馈,将在辖区人流和车流密集地段增设高清摄像头10个,同时结合街道的“街安计划”,辖区老旧小区高清摄像头将基本实现全覆盖。
……
恳谈会上,3个社区200余位居民代表围绕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提出建议20条。人大代表现场分类梳理,形成“基础设施优化、民生服务强化、公共空间活化”三大类建议清单,涉及绿色低碳、共建共享、便民惠民等10个社会场景。
闭环管理
民意清单变幸福答卷
“群众点题精准,代表解题更要务实。”秦湛毅介绍,恳谈会收集的建议将按“即办、协办、研办”进行分类处理。
具体而言,增设充电设施等12条可立行立改的建议,本月内启动实施;优化公交线路等5条需多部门协同的建议,将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区人大进行督办;3条前瞻性建议则纳入街道“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中长期规划。恳谈会成果将在4个月后向居民专题反馈,并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实时公示进展。
据介绍,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童家桥街道工委建立了“民情恳谈会+代表督办+群众评议”的闭环机制。2024年,通过恳谈会等形式,推动社区食堂、大水井四合院旁环境治理等8个重点民生项目落地,群众满意度达99%。
“恳谈会的开展,让‘15分钟’不仅是一个时间尺度,更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温度计。”冉茂琴介绍,下一步将推广“代表下沉+群众共商”模式,通过一社区一方案,精准绘制“幸福生活圈”,切实让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何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