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人大打好监督“组合拳”力促孩子“上好学”
2025-01-07 14:46
“没有想到,在我们跳磴镇也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
“以前从双山坐车到实验学校去上学,路程远,每天都要很早起来。现在‘自启学校’修建好后,我们过个马路就可以到校了。”
“学校不仅环境好,还很人性化,椅子也可以打开变成躺椅,方便孩子午睡。”
......
学生和家长们的有感而发,得益于在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下,全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业。近年来,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主动担当作为,从解决“入园难”“入学难”,到监督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挂图作战”靶向闭环跟踪监督,持续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解决“入园难”“入学难”
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入园难”“入学难”等问题,是家长最盼望的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把化解“入园难”“入学难”问题作为教育监督的重点事项,列入重点监督计划,“挂图作战”靶向跟踪监督,稳步推进相关问题解决。
随后,对学前教育、新建学校和幼儿园等一系列调研活动全面铺开,相继提出“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普惠园的扶持力度”“引导幼儿园合理定价,确保收费公平”等相关工作意见建议。
同时,还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持续进行跟踪监督,连续四年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解决情况开展“回头看”。
靶向跟踪监督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行动起来:全区新增公办园点24个、学位6800个,公办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57.4%;增加民办普惠园34所、学位8100个,普惠率提升至94.1%;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2所、增加学位22000个,有效解决“入学难”“入园难”等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片区链接
“双减”是基础教育再生之机。
近年来,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调研、专项视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上下联动开展“双减”工作闭环跟踪监督,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实现同题共答、协力共为,构建基础教育良好生态。
通过监督“组合拳”,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内减负提质成效明显,创新校外培训“工作专班+协管员+社区网点员”三级监管机制,工作案例及经验做法获评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并被推广。
2024年,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再次把全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列为重点监督议题,专题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列出问题清单,跟踪监督所涉问题整改落实,推动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细化工作目标任务。
目前,全区构建起更加均衡优质的“三段”基础教育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片区、跨校区“链接”;在学前教育方面构建“1+5+3”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管理体系;在义务教育方面推行“1+4”集团化办学模式;在高中教育方面初步形成“1+2+N”普高发展体系;“入学一件事”改革成为全市首个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线上报名区县,被确定为“数字赋能入学一件事一地创新”唯一试点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监督全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助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廖灿勇 颜凡)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