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重庆水网 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专访重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夏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龙丹梅

2024-06-25 20:13

一个大国该如何用好水管好水?构建高效智能运行的国家水网,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水安全和永续发展。去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国家水网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去年底,《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明确提出要通过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重庆市水网建设总体布局图 市水利局供图

作为国家水网主骨架中“主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水网是张什么样的“网”,如何架构,目前进展如何?6月25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对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夏进行了专访。

重庆水网是国家水网的重要通道和结点

重庆水网是以重庆市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数字孪生水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为什么要建重庆水网,要从重庆的地形地貌特点和特殊的水情说起。”江夏告诉记者,重庆山地特征明显,地形地貌复杂,虽江河纵横、水系发达,但水资源却呈现时空分布不均衡、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特点。

就拿工程性缺水来说,渝东南、渝东北地区虽水资源相对渝西地区较为丰沛,却因多为喀斯特地貌留不住水。渝西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9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40%,属重度缺水地区,却以11%的本地水资源量支撑了全市23%的人口和25%的GDP。

此外,水资源冬枯夏汛,每年汛期(5—9月)水资源量占全年近70%,径流高峰期与作物高需水时期极不匹配。“再加上防洪减灾、数字化水平、水网建设管理机制尚需健全,以水网统领重庆市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现代化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势在必行。”江夏说。

江夏介绍,重庆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承载地,坐拥三江和我国最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是国家水网的重要通道和结点。作为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重庆水网的建设也始终与大局相连。比如,《规划》明确提出要重庆水网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相结合,让水网成为畅通川渝地区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等。

构建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重庆水网该怎么“织”?

江夏介绍,依托国家水网布局,重庆水网总体布局为“一干多支、一核多点、三塔五引、多源互济”。通过加快实施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切实增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其整体构架为:畅通长江干流和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等重要支流行洪通道,提高有条件河流洪水调蓄能力;以三峡水库为核心,以渝西水资源配置、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渝南水资源配置等重要引调水工程为纽带,以玉滩、金佛山等山区水库和江河提水主要泵站工程为结点,以智慧调控为手段,充分结合重庆山地、丘陵、平坝、河谷相间的立体地形地貌,坚持高水高用、适度提水,建立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立体综合体系。

具体到“一区两群”布局上,在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依托长江、嘉陵江两江提水工程布局,以中心城区水厂为核心,增强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渝西八区在建设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基础上,以两江互济(长征渠引水先导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为输水通道,以玉滩、福寿岩等水库为调蓄结点,形成区域骨干水网。渝南地区建设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作为输水通道,实现区域内外水网互联互通;

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将会同四川省共同推进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形成南北两条输水线路,同时做好与南水北调工程衔接协调,完善支撑川渝融合发展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因地形因素难以规划大型引调水工程,不能形成一体化水网,主要通过平邑、戏沙湖、阿依河等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发挥调蓄水源的带动作用。

同时,围绕骨干结点工程建设和强化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我市将通过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积极谋划大型灌区建设项目,促进农村供水工程与城市管网互联互通等,构建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同时,以防洪减灾、供水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网智慧化为重点,构建重庆市水网之“纲”“目”“结”,切实提高重庆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到2050年,现代化综合立体的重庆水网全面建成

截至目前,重庆水网建设进展如何?

江夏介绍,重庆水网策划项目总投资7320亿元,2035年前实施项目总投资5726亿元。其中策划大型水利项目18个,总投资2005亿元,占规划项目总投资的27.3%。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金刚沱泵站施工现场。 市水利局供图

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渝西工程)为例,该工程总投资143.45亿元,供水范围涉及渝西地区江津、永川、大足等11个区和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建成后每年将新增供水量10.1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4.6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5.45亿立方米),占渝西地区城镇总供水量的52%,惠及人口近1000万人,是我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工程。截至2024年5月底,渝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8.103亿元,占总投资143.45亿元的 82.33%。20座泵站已开工建设18座,其中14座主体工程已完工,合川渭坨泵站、江津德感加压站已完工投运,提前发挥效益;23座隧洞已开工建设22座,贯通19座,完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均超序时进度。

江夏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措施,到2027年,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藻渡、跳蹬水库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形成区域水网主骨架。到2035年,重庆水网基本建成,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日趋完备,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到2050年,现代化综合立体的重庆水网全面建成,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名词解释

一干多支:

“一干”指长江干流,“多支”即嘉陵江、乌江、涪江、琼江、渠江、綦江、龙溪河、大宁河等重要河流。通过加强长江干流及重要河流重点河段达标提标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发挥好这些天然河流的行洪、供水、生态等功能作用。

一核多点:

“一核”指三峡水库,它是国家水网中关键控制性结点工程和国家战略水源地。“多点”指以观景口、金佛山等已成或在建大中型骨干调蓄工程和福寿岩、平邑等规划水库为结点。以保护好三峡库区这一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为核心,通过“多点”建设提升洪水和径流调控能力。

三塔五引:

“三塔”指三处水源工程密集、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即主城都市区的渝南水塔(含金佛山、藻渡、福寿岩等水库)、渝东北的开州水塔(含鲤鱼塘、甘泉等水库)和城口水塔(含高望、明通等水库);“五引”指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两江互济(长征渠引水先导工程)、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渝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长征渠引水工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快构建重庆市水网主骨架,提高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多源互济:

依托长江、嘉陵江等自然水系及供水设施布局,统筹配置本地水、过境水和外调水,通过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多种水源,增强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解决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南、渝东北等重点区域生活生产缺水问题,提升稳定水源供水能力,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编辑: 何维   主编: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