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院士专家来支招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22 19:45

八月的梁平,稻浪翻滚,满目金黄。8月21日,一场聚焦“稻路”与未来的高质量研讨会在梁平区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及多位国内知名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梁平稻产业发展情况,为梁平稻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献智出力。

专家团听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早上七点半,天光初亮,专家团就先后前往安胜镇明月山优质粮油种植基地和蟠龙镇中高山绿色高值水稻种植基地。

“这片稻子长势真好!”在安胜镇基地,专家们俯身察看稻穗情况,详细了解种植品种和技术要点。随后,大家前往蟠龙镇的中高山基地,这里种植的川优6709水稻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

▲蟠龙镇中高山绿色高值水稻种植基地。活动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谢华安在实地调研时表示:“今天我们在示范基地看见,这里的稻谷米质好,产量高。川优6709这个品种在梁平的示范是很成功的。”他还特别点赞了梁平优质的生态环境,建议梁平利用“好山好水好田地”的好生态,通过“好品种+好土地+好技术”,种出好稻谷,打出好品牌,走出一条绿色高质、智慧高效的新“稻路”。

实地调研结束后,专家们齐聚梁平区行政中心,召开梁平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上,相关单位详细介绍了梁平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及产业生态图谱、“产业大脑”建设情况以及品牌营销策略。两位院士和多位专家围绕梁平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胡培松从优质品种培育角度提出建议,扬州大学校长刘巧泉就稻米品质提升和米质鉴定发表见解,各位专家也建言献策,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据了解,近年来梁平区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在水稻全产业链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累计建成水稻绿色示范基地25万亩、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5000亩。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政策研讨,更是一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实战推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梁平将立足水稻产业基础,以“科技引领、全链升级、绿色增值”为核心,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良品、品牌、平台”八大关键环节,将梁平区打造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水稻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提供可复制的“梁平模式”。

(陈红莉)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辑: 冯超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