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多元化托育服务破解带娃难
2024-12-28 22:30
数 说
综合考虑人口、交通等因素,规划布局托育机构及增设设施点位200余个,其中托育机构165个
今年新增托位1018个,当前在运营托位6374个,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1个,初步形成万州区城市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委聚焦民生福祉,以“安心托幼”解“群众之忧”,探索“托幼一体化”“机关办”“用人单位办”“社区办”“社会办”等5种托育模式,以多元化发展扩宽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全日托、计时托等个性化需求,初步形成城市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
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放心托
12月26日,在万州区上海飞士幼儿园,小朋友们晨检后陆续入园。
“晨检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健康状况,发放牌子。”幼儿园副园长向晓兰告诉记者,对于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小朋友发放绿色牌子,对于身体欠佳需要多留意的发放黄色牌子,这样一来,托育老师对每个小朋友的情况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从晨检处踏入托育班教学活动区域,只见整个区域分成了几大板块,温馨舒适的生活区、整洁宽敞的阅读区、开阔敞亮的户外活动区……各区域还收纳着生活类、运动类、阅读类、游戏类等丰富的“教玩具”。为了减轻碰撞,园内的墙角及桌角都做了软边处理,地面有防滑处理,确保了安全性。
“现在我们一起来画画吧,小朋友可以用工具也可以用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在户外的自由涂鸦区,小朋友们正在老师和保育师的引导下尽情地挥洒画笔,他们的一笔一画都跳跃着童趣、纯真。
“通过设置自由涂鸦区,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和四肢协调能力,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向晓兰说,对托班孩子来说,情感情绪是他们行动的能力,所以课程设置上以情绪情感为先导、环境资源为保障,以游戏活动为主、感受能力为重,通过引导孩子参加群体性、社会性的各项游戏活动,丰富孩子的感受,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活适应能力和与环境互动的能力,促进孩子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的递进式成长。
作为一所“托幼一体化”办学的幼儿园,万州区上海飞士幼儿园还注重托幼的衔接,多举措完善教育体系,紧贴托班孩子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为孩子提供连贯、优质的教育。
在环境上,托班与幼儿园区域相互联通又相对独立,空间过渡自然,利于孩子熟悉环境,平稳适应成长;在课程设置上,托班与小班课程选自同一课程体系,遵循孩子发展规律,自然衔接;在师资上,托班配置2教2保,均有托育师和教师双资格证,托班和小班教师统一培训、轮岗,确保教育方法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托班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孩子在那里吃得好、睡得香,还学会了很多小本领,我们俩可以安心干事业了。”家住百安大道的李女士感慨地说,她的孩子2岁多,之前她一直为照顾孩子的事情发愁,如今家门口的“托幼一体化”办学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逐步建成托育服务区域高地
“托幼一体化”办学只是近年来万州丰富托育服务供给的一种模式。
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决策部署以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安排,围绕打造15分钟城市托育服务圈,推动托育服务方便可及,逐步建成托育服务区域高地的目标,探索“托幼一体化”“机关办”“用人单位办”“社区办”“社会办”5种托育模式。
支持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设施积极改造、扩建,延伸托育服务,最大程度共享基础设施和师资。推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4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用人单位开办普惠托育机构,为单位职工和群众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积极盘活社区业务用房等闲置资产,延伸社区托育服务功能,打造“家门口”托育园。
针对家长关心的托育服务人才供给,近年来,万州在多家高职院校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专业,通过专业的学历教育输送人才,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为托育服务的发展提供具备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护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家长最担心的健康问题,依托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了万州区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形成1个指导中心+52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N个家医团队的“1+52+N”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140余个托育机构“结对子”,全覆盖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一孩一策”健康管理档案……“医育融合”模式在万州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下一步,万州区将打造数字化托育服务平台,实现托育服务数字化应用业务办理一体化、健康管理一体化、安全监管一体化,打造婴幼儿托育服务一件事,并推动应用“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同时,深入整合利用社区闲置和低效国有资产,通过社区办一批、用人单位办一批、幼儿园转化一批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新增托位500个以上,实现每千人口4.5个的托位指标。
(李成敏)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