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也曾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园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翰书

2024-07-30 11:35

▲重庆动物园,爬上高处“撸串”的大熊猫引来众多游客围观。通讯员 周邦静 摄视觉重庆

“在远古时期,重庆也曾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园。”7月25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下属的重庆市地质调查院副院长魏光飚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在万州盐井沟发现了现生大熊猫的化石亚种——巴氏大熊猫的化石,“若采用还原技术进行恢复,其体形比现在的大熊猫还要大一些,显得更加强壮威猛。”

魏光飚是长期从事古脊椎动物化石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古生物学专家。据他介绍,2016—2019年期间,重庆市地质调查院在万州盐井沟组织实施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调查、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获得大量珍贵化石标本。

“其中就包括属于更新世中期、距今35—26万年前的巴氏大熊猫化石,我们先后在此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其中2件完好保存)和2具骨架化石。”魏光飚说,在盐井沟发现的化石与其他大熊猫化石和现生大熊猫相比,其躯体要大出约八分之一,牙齿形态特征与现代大熊猫差别无几,只是尺寸更大,头骨上特征显示咀嚼能力较现生大熊猫稍弱。

高温酷暑,重庆动物园为四只大熊猫冲凉降温。通讯员 周邦静 摄/视觉重庆

万州盐井沟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经典产地之一,该地区产出的化石动物群是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代表。在距今120万年至1万年前,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而重庆地区则是这些动物出现最频繁、生活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魏光飚说,更新世的亚热带密林是巴氏大熊猫的快乐家园,漫山遍野的竹林让他们吃喝无忧。由于食物充足,巴氏大熊猫体形较大、四肢有力、脚爪尖利,与现代大熊猫相比其习性也更加凶猛,甚至在与虎、豹等肉食动物狭路相逢时,或许也不落下风。

巴氏大熊猫的踪迹,在秦岭以南诸省甚至在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曾发现过。但从大约2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开始,末次盛冰期、末次冰消期、新仙女木事件等时期的到来,导致气候、环境变得极不稳定,巴氏大熊猫需要跑到更远的地方才能填饱肚子,而此时人类则逐渐走向繁荣,这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巴氏大熊猫逐渐演变成为体型缩小、咀嚼能力加强的现生大熊猫,其生活范围也退缩到了藏东、川北、陇南和秦岭等地的高山幽谷地区。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大熊猫活体展示,也出现在85年前的重庆。

1939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内迁北碚,得知北碚平民公园(现北碚公园)动物数量减少后,他们便把从野外捕捉到的大熊猫赠予当时的北碚实验区区署,交平民公园动物园饲养,供公众观览。这也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大熊猫活体展示。

时隔5年后,又有大熊猫标本曾以生境复原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公开展出,这家博物馆,便是如今的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编辑: 吴志杰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