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小程序分类到大件垃圾资源利用 两江新区这样推动垃圾分类两网融合

2024-06-07 11:19

在两江新区的小区,住户们只需要上传照片,便能够通过手机获取垃圾分类的引导信息。真的如此方便?原来,为降低垃圾分类难度,解决居民垃圾分类“最后一步”的难题,两江新区在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的“小熊分分”小程序,这是国内研发推出的首款垃圾分类AI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居民只需要通过小程序拍摄厨余垃圾桶照片并上传,就能自动识别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分类,智能引导居民更好地的完成垃圾分类。

AI小程序的加入,是两江新区推动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建设其中一项举措。为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两江新区推动每个社区每周开展定点宣传、资源回收日活动,每个月进行2次主题活动,每个季度开展1次垃圾分类表彰活动,全年每个街道召开针对居民、团体、单位等垃圾分类效果的评比和表彰。并且,还开展定点服务站的分类积分兑换服务,5辆专业宣传车在小区巡回宣传。

全区还每年组织大型主题活动,在窗口地区、重要节点、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每个小区有垃圾分类宣传栏、宣传小品,轨道交通、影院广告、公交站台广告、商业中心LED等实现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全覆盖。

同时,线上也同步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了“两江垃圾分类”微信号、抖音号,邀请各街道书记、主任拍摄垃圾分类专题片,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潮流,拍摄垃圾分类动画短片、脍炙人口的说唱版本小视频、“江小分”垃圾分类专访、街道书记主任代言垃圾分类、100名垃圾分类达人等在线上广泛推广。

在两网融合的“另一头”,两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内设置了大件垃圾资源利用中心,解决两江新区范围内大件垃圾的分类回收拆解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大件垃圾在小区内进行收集、堆放,到专业的车辆运输到指定的2个资源化利用场地处置。大件垃圾资源利用中心车间配备了专业的成套大件拆分设备,每天的设计处理能力是20吨,实现大件垃圾80%左右的资源化利用,大部分的出料都被用来制作生物质燃料棒和颗粒,作为生态环保燃料。有效解决了两江新区大件垃圾处理难的问题,推动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处理,进一步提升两江新区垃圾分类处理的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大件垃圾回收工作,两江新区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解决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让“拾荒者”也能发光发热。他们培训“拾荒者”转化为上门收志愿者,并且免费提供工具、志愿者工作服等,让“游击队”转为正规军,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通过“小熊分分小程序”帮助他们提升收益的同时,让“拾荒者”成为社会的贡献者,真正实现动员社会力量,反哺居民,解决居民投递可回收物的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两江新区还建成了垃圾分类及资源化研究中心,集产、学、研一体,依托新安洁公司及其旗下的重庆暄洁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力量,从投、收、运、处四个环节开展垃圾分类及固体废弃物的全生命周期研究。研究中心配置了各类专业仪器设备。未来将专注于垃圾分类及固废资源化理论、制度、技术创新及传播;有机垃圾、其他垃圾的联合处置技术及装备产业化。

彭光瑞 图片由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提供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