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 百亿级柠檬产业蓄势待发 打造中国柠檬第一品牌

2024-06-05 10:25

▲柏梓镇的万亩柠檬基地

沐浴着北纬30°的阳光,汲取来自自然的滋养,颗颗饱满的柠檬在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的潼南随风摇曳,阵阵柠檬香扑鼻而来。

小柠檬孕育大产业。当前,“潼南柠檬”已经串起了一条百亿级产业链:从种苗脱毒到规模化种植,再到精深加工成为350余种产品,走向海外、通达世界,正聚力打造成为中国柠檬第一品牌。

即日起,本报推出“打造中国柠檬第一品牌——潼南百亿级柠檬产业一线观察”系列报道,解码“潼南柠檬”,聚焦潼南柠檬优品工程、智慧工程、强链工程、品牌工程、畅销工程、共富工程“六大工程”,探寻中国柠檬第一品牌的发展壮大路径。

5月29日,沿着潼南琼江溯流而上,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柠檬树映入眼帘,如绿毯铺满丘陵山地。一颗颗金灿灿的柠檬,就从这里走出潼南、走向全球。

作为典型的浅丘山区地形,潼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之拥有偏酸性土壤和便利灌溉条件,让这里成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意大利西西里岛齐名的世界三大柠檬产地。

走进位于柏梓镇的万亩柠檬基地,这里是潼南规模最大的柠檬生产基地,涉及羊堡、金盆和龙口3个村合计数千名农户。该基地自建立之初便以柠檬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为目标,以提高柠檬品质和产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柠檬种植技术和果园管理水平,从而推进柠檬种植环节科学化、标准化。

“潼南的柠檬以‘尤力克’品种为主,该品种果皮较厚而粗,香气浓,果汁多,出汁率38%,果酸含量高,每100毫升果汁含酸6—7克。”柏梓镇的柠檬种植户李帆表示。

据了解,为聚焦标准化种植,打造柠檬产业示范走廊,近年来,潼南区紧扣产业基础高级化要求,围绕柠檬产业基础能力,全面推进提档升级柠檬品种选育、基地改造、绿色种植等生产环节,整体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目前,潼南区柠檬种植以琼江流域为核心,培育有各类柠檬经营主体360余家,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主要分布在琼江沿线的崇龛、柏梓、塘坝、小渡、新胜、梓潼和涪江以北的龙形、古溪、米心等镇街,2023年产鲜果35万吨,产值达20亿元。

不仅如此,依托对柠檬果的精深加工,潼南区还充分挖掘柠檬果皮、果肉、果汁乃至籽粒的营养价值,已经开发出饮料、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5大体系350多种产品,让小小柠檬果的附加价值提升数倍甚至几十倍,在让广大农户发家致富的同时,也促进和催生出百亿级的农业产业。

汇达柠檬便是其中代表之一。近年来,汇达柠檬先后投入上亿元,围绕柠檬做深产品研发。随着新产品的不断研发,汇达柠檬又推出了柠檬即食片、柠檬果酱、冷榨柠檬液等多款产品,产业链持续延伸,品类越来越丰富。

产业链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公司的收益,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种植户的收入增长。截至目前,潼南已自主研发柠檬精深加工技术300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8余项,打造出柠檬产业数字化生产线10条。柠檬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加工产值达45亿元,累计带动10余万人就业。此外,搭乘共建“一带一路”快车,潼南柠檬及其加工产品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出口俄罗斯、印尼、新加坡、中国香港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小小柠檬正漂洋过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一颗小柠檬,振兴大乡村、形成大产业、融入大循环、实现大发展。

加速打造柠檬百亿级产业,当前,潼南正实施潼南柠檬优品工程、智慧工程、强链工程、品牌工程、畅销工程、共富工程“六大工程”。“我们将以‘大产业、大加工、大科技、大品牌’思路,做成柠檬产业‘六个中国第一’,全力打造具有潼南辨识度的中国柠檬第一品牌。”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静 刘廷 图片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