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擦亮“世界苗乡”金名片
    时间:2024-05-14 14:28

    彭水有苗族人口31.8万人,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

    近年来,彭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并持续举办高规格、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成功打造出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以下简称“一节一赛”)这一知名IP活动品牌,持续提升“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今年,彭水按照“迭代升级、推陈出新”的思路,力促“一节一赛”走向更为精彩的舞台,共策划2大类19个子活动。火红的5月,在“世界苗乡”的绿水青山中,一场“欣赏水上运动,体验民族风情”的激情盛宴大幕渐起……

    共舞踩花山 “一节一赛”遍舞摩围逐浪阿依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现场

    苗人擅歌舞,彭水山水奇。“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彭水观看民间歌舞盛况后,留下了这样的诗词。

    近年来,彭水通过挖掘整理民族音乐舞蹈,举办民族音乐舞蹈大赛,让苗族音乐舞蹈得到很好的传承。上至古稀老人,下至蓬头稚子,“大家唱、大家跳”的氛围日趋浓烈。

    “踩花山节”是苗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彭水的苗族同胞都会身着节日盛装,头戴精美银饰,共同祈福纳祥,释放劳作的艰辛、传递丰收的喜悦、收获爱情的幸福。“万人同唱娇阿依,万人共舞踩花山”的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至今年已是连续举办的13届,成功打造出一张亮丽的地方文旅名片。

    5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将在蚩尤九黎城盛大启幕。当日活动包含踩花山节开幕式;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示交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万人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等。

    5-9月,彭水将在相关街镇乡、景区举行民歌会、舞林会。邀请乌江流域及全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省市汇编民歌节目、舞蹈节目进行演出,丰富“踩花山节”民族特色内涵,推广普及苗歌《世界苗乡胜天堂》,推广普及苗族舞蹈。同时,举办苗族相亲会、蚩尤文化艺术周、“九苗三品”体验推广活动、百家旅行社踩线、百家融媒体苗乡行等10项配套活动。

    山清水秀的彭水,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是开展水上运动的一方宝地。

    今年的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策划了2项主要赛事和2项配套赛事。主要赛事为5月15日至18日在乌江彭水县城水域举行的第十三届“蚩尤九黎杯”中国摩托艇联赛重庆彭水大赛,和中国桨板公开赛重庆彭水大赛。两项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重庆市体育局主办,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

    据悉,这两项国家级水上运动大赛,将以“‘彭’湃动力、‘水’漾激情”为主题,在坐式水上摩托竞速赛、立式水上摩托竞速赛和水上飞人花样赛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动力冲浪板竞速表演赛和“水上飞人”夜场表演、动力冲浪板、电动卡丁船等参观、体验项目,高规格、高品质打造国家级水上运动大赛与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为标志和载体的文体旅IP品牌。

    配套赛事则包括6月在阿依河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彭水阿依河漂流大赛,和第八届青龙谷户外运动挑战赛。

    ▲苗绣

    “九苗”融“三养” 特色产品彰显独特城市魅力

    今年“一节一赛”期间,彭水将推出以“九苗”“三养”为特色的体验推广活动,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传统技艺、特色产品。

    “九苗”指苗食、苗绣、苗艺、苗歌、苗舞、苗医、苗药、苗寨、苗城,代表了彭水厚重而丰富的苗族文化;“三养”指康养、文养、禅养,体现了彭水生态产业发展的特色和方向。做实“九苗”和“三养”文章,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如今已成为彭水社会各界凝聚的广泛共识。

    活动中,彭水将以蚩尤九黎城为“主阵地”,用婀娜多姿的舞蹈和嘹亮动听的歌声,淋漓尽致地展现苗歌、苗舞的魅力;以实物和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蚩尤九黎城和彭水众多国家级传统村落等苗城、苗寨的建筑营造技艺;来自苗医药研究院的医务人员,将为游客展示苗族医药的神奇魅力;百名绣娘将飞针走线,展开苗绣技能的角逐;苗族特色美食制作技艺展示中,郁山晶丝苕粉、郁山三香、郁山鸡豆花等市级“非遗”美食,将让游客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了解其独到的制作过程。

    彭水将紧扣“三养”主题,展示当地文旅精品、农特产品和健康食品“三品”。在文旅精品展区,大量精美的图片将展示彭水的绿水青山、风土人文;在农特产品展区,各种优质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彭水生态产品优势尽收眼底;在健康食品展区,彭水将重点推广一罐水、一袋粉、一盒饼、一听饮、一桌菜、一杯茶、一瓶蜜、一桶油“八个一”健康食品。

    “九苗”“三养”体验推广活动的举办,不仅将丰富本届“一节一赛”活动内容,更将展现彭水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促进当地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步开展的招商引资,将为彭水加快打造具有西部影响力的生态绿色产品供给地,更好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能加力。

    十年磨一剑 优秀文化武陵山区薪火相传

    ▲ 游船航行在炫彩的彭水县城夜景之中

    今年的“一节一赛”,也将成为彭水集中展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4年8月批准设立,由彭水携手黔江、秀山、酉阳、武隆、石柱等区县共同打造。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的通知》,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位列其中。

    2019年,彭水《苗族踩花山节》跻身第六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目前正在市文旅委的大力支持下,朝着国家级“非遗”项目冲刺。

    “非遗”保护传承,是实验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彭水现有中国传统村落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35项,县级“非遗”项目26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5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7名。全县建有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学校)5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处,县级非遗传习所8个。不可移动文物1354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可移动文物4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5件套,相关文献图书2211册。

    根据《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结合自身不同类型“非遗”项目特点及文化遗产、遗存分布状况,目前,彭水重点保护区域已形成乌江流域苗族土家族、郁江流域盐丹黔中、诸佛江流域苗族“三个文化带”,和打造重庆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摩围山、中国苗都蚩尤九黎城、中国盐文化故里郁山古镇、渝东南民族文化走廊彭水苗家村寨集群、武陵山水殿堂乌江画廊、国家5A级景区阿依河、彭水旅游纪念品系列等“七个重点项目”的整体保护格局。

    致力“文旅+” 节赛搭台经济唱戏再创辉煌

    彭水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的“一节一赛”,已成为最具彭水辨识度的IP活动。水上运动赛事被国家体育总局、市体育局评为“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依托节赛活动的带动和影响,彭水不断加强全域旅游、“旅游+”建设,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推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助推文旅、体旅、农旅、商旅深度融合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彭水将紧扣建设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三大定位”,建设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四大目标”,推动经济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提升、乡村面貌提升、生活品质提升、人文素质提升、对外影响提升“六大提升”,让“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名动华夏、誉享海外。

    链接>>>

    彭水是个好地方 世界苗乡欢迎您

    彭水,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国家5A级景区阿依河,4A级旅游景区蚩尤九黎城、乌江画廊、摩围山,成为国内外众多游客的旅游打卡胜地。蚩尤九黎城更是荣获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优质影视取景地等殊荣。动态展现水上运动活力,静态展示文旅魅力,多形式内容覆盖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彭水,是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这里水资源丰富,水域辽阔,中国摩托艇联赛、中国桨板公开赛两大国家级水上运动赛事的落地,是对彭水资源、产业、经济、影响等实力的最好认证。

    彭水,是生态产业发展的好地方。这里山水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户外运动氛围浓厚。将借助生态人文优势,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推动多形态的服务产业落户,构建共创共生、共建共促、协同演化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多层次、多维度、多目标的市场客群生态,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奋力交出山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赛事赋能 彭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驰骋乌江扬碧波,激情逐浪竞风流。自首次举办水上运动大赛以来,彭水始终坚持高规格、高质量办赛,成功打造出“一节一赛”IP品牌,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赛带动 群众体育蔚然成风

    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彭水先后举办了12届中国摩托艇联赛,多次举办艺术滑水比赛、阿依河国际漂流大赛、中国桨板公开赛、绿水青山户外运动挑战赛、乌江马拉松游泳赛等一系列群众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水上运动赛事,营造了浓厚的群众体育氛围,观赛、参赛成为市民津津乐道的美事、乐事。

    在一系列水上运动赛事的带动影响下,彭水涌现了一批批摩托艇、桨板、水上飞人、激情漂流、马拉松游泳等时尚、流行的水上运动的爱好者,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水上运动的带动影响下,全县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36万人,超过总人口的50%。

    以赛推动 城市环境提档升级

    近年来,彭水围绕高规格、高质量办赛,从交通、市政、通讯、供水、供电、酒店建设和城市更新等硬实力上全面发力,不断改善办赛条件,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当前,在渝湘高速、319国道、渝怀铁路的基础上,彭水境内彭酉高速、渝湘高铁即将通车运营,县内通达工程、通畅工程做到全覆盖,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全面形成;郁江二桥、乌江五桥、乌江四桥复线桥先后建成,县城的桥梁达到8座,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九黎大酒店、两江假日酒店、维也纳大酒店等一批酒店先后投入营运,乡村旅游民宿如雨后春笋般落成,全县游客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市政街道、水网、电网、通讯网络全面改造升级;九黎城夜景、“彭水之约·梦境乌江”夜游项目,以及红军渡、绿荫轩等文旅打卡点为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基本形成。

    以赛拉动 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立足生态、民族、文化“三大特色”,彭水全力做好山水文章,系统集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等“1341”文旅精品。

    依托山水优势和旅游资源,彭水找准体育赛事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点与突破口,持续举办中国摩托艇联赛彭水大赛和中国桨板公开赛等大型国家级水上运动赛事。

    在高规格、高水平办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彭水大力借助赛事影响进行城市营销,拉动消费升级,以赛事之力托起文旅绿色经济,让赛事的“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接待游客量从赛事举办之处的220万人次,增至2023年的2429.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5亿元,提高到130.37亿元。

    (彭光灿 刘茂娇 图片由彭水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