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本月15日至16日举行 计划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0名以上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谢智强

2025-11-07 10:53

▲11月7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发布人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发布人) 胡京

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钟建川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 李劲渝

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 许志鹏

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  曹伟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张炎

11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京介绍,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大会按照“2733N”总体布局精心设计活动项目,计划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0名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50个以上。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京。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胡京介绍,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经国家批准举办的重要活动,是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招才引智盛会。本次大会由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侨联、欧美同学会共同主办,将于11月15日-16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此次大会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围绕“会议、赛事、引才”,按照“2733N”的总体布局精心策划各类活动项目,即2场政务活动、7场会议活动、3场引才活动、3场赛事活动以及多场专场和分项活动。计划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0名以上、落地创新创业项目250个以上,定向邀请博士等人才走进区县、园区、企业开展对接交流,发布500个以上供需对接项目,邀请50名以上中外重要嘉宾齐聚山城,共商人才发展大计。

“目前,在各方紧密协作与精心筹备下,大会已基本准备就绪。”胡京介绍,政务活动方面,开幕式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将集中发布一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为前期举办的三项赛事活动的获奖选手颁奖,并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著名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等重要嘉宾进行主旨演讲。成果新闻发布会将于11月16日召开,系统通报活动“会、赛、引”一系列成果,全面展现重庆引才诚意与产业活力。

会议活动方面,将举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人才高质量发展重庆会议,同时围绕我市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绿色低碳等重点优势产业设置了6场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大会期间将为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国西部中心、西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智联体等10余个人才发展平台揭牌授牌,陆续签订一批合作协议,发布一批人才机会清单和人才合作的创新成果。

引才活动方面,我市已赴北京、西安等城市开展专场推介引才活动27场;开展事业单位考核招聘,提供紧缺高层次人才岗位2400余个。11月15日,将在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西部地区联合引才活动,邀请西部地区5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1.1万个岗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赛事活动方面,设置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兴渝杯”国际创新创业项目大赛、“金牌陪跑人”实战争锋大赛等赛事决赛,所有赛事活动将于11月1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专场和分项活动方面,设置了9项专场活动,安排了10个分项活动,目前已举办武陵山人才节、三峡人才节、智慧医学人才发展大会等7场活动,集中发布了一批人才政策、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形成了多项人才合作和平台落地成果,人才系列宣传持续升温,全市“爱才、育才、引才、用才”氛围不断浓厚,大会热度持续提升。

胡京说,本次大会将搭建一个集人才交流、智慧碰撞、项目对接于一体的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交流合作平台。“我们将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才盛宴’,让广大人才感受到重庆的真诚和热情,感受到重庆的活力和魅力,让山水之城因人而兴,美丽之地与才共荣。”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