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重庆连续5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罗斌

2025-10-14 10:16

▲10月14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10月14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人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邹瑜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姜瑾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董林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李论

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邹瑜介绍,五年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规划中各项主要指标提前完成,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连续5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自然灾害方面,平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十三五”时期下降了20.0%、65.4%和29.8%。成功应对2022年极端高温、2023年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2024年持续高温等极端灾害。

防范更精准

全市5600张“精细化地图”紧盯风险点

邹瑜在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重庆风险防范更精准,群众生产生活更安心。积极推进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邹瑜进行主发布。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56719个、已整改55887个,整改率达98.5%。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一个个找出来解决好,让大家出行更安心,居家更安全。

首次实施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收集了超过1100万条海量数据,生成了超过5600张精细化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图,形成“风险地图”,有多少风险、分布在哪里,一目了然。

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水毁工程、地质灾害等专项整治,全力消除群众身边的各类安全隐患;实施中心城区跨江大桥安全防护提升项目、三峡库区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等37个重点项目,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加强智能化监测预警,建成危化品全链条安全监管、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等8个系统,全天候监测风险;创新实施自然灾害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按时间分阶段预警,按严重程度定响应级别,按灾害类型找负责部门,预警实现“个性定制”,让大家知道如何应对。比如,一轮强降雨中,建筑行业收到的预警是工地安全防范要求,当启动二级响应后,水上航运行业收到的预警是部分水域停止通航。

救援处置更专业

航空救援1小时抵达、群防员10分钟反应

邹瑜提到,五年来,重庆救援处置更专业,群众生命安全有保障。

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础上,构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梯次救援力量体系。

在重组市级力量方面,组建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市航空救援总队,培育发展危化、矿山、工程抢险等8个行业的13支专业救援队伍,全覆盖组建区县队伍和镇街队伍,引导建设、规范管理曙光和华岩石等45支3900余人的社会救援队伍。

目前,重庆已形成市域内“航空救援1小时抵达—地面救援30分钟到达—群防员10分钟反应”的快速应急能力。

数字应急更智能

“一屏”观全域、“一网”连全市、“一脑”统全局

五年来,数字应急更智能,城市安全更可控。

邹瑜介绍,我市给应急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完成系统门户和数据底座建设,实现应急管理部门和市级相关部门数据“无缝对接”,打通数据壁垒,打牢数字“地基”。

实战运行自然灾害防减救、安全生产智管、应急指挥智救等3大综合场景,工贸安全在线、九小场所安全智管等20余个子应用,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连全市、一脑统全局”。这“一屏”就是数字应急应用大屏,好比眼睛,看得全;“一网”就是全市统一的通信网络,好比手脚,联动快;“一脑”就是算力算法,好比中枢神经,指挥灵敏,它们合在一起,就像是给城市织就一张反应神速、防护周全的“数字安全网”,让市域安全“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推动全市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倍。

救灾救助更暖心

“十四五”时期,新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增长70%

五年来,保障体系更全面,救灾救助更暖心。

邹瑜,“十四五”期间,重庆修订《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发布103项重庆市安全生产领域地方标准,让安全管理有了“硬标尺”。

同时,救援能力也跟着“升级换代”。“十四五”期间,新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较2020年底增长70%,“基层第一道防线”越守越稳。

健全救灾资金预算预拨和快速响应机制,汛前提前将救灾资金预拨到各区县,保障灾害发生后迅速调配救灾资金,紧急调拨救灾物资23.26万件,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共治更协同

102万名灾害应急责任人共同堵住风险漏洞

五年来,社会共治更协同,安全环境共守护。

“我们用好基层力量,依托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配齐基层应急管理和救援专职人员,102万名灾害应急责任人、12.8万网格员、2.3万信息员。”邹瑜介绍,他们就像城市的“神经末梢”,堵住风险漏洞。

同时,出台安全生产举报和地质灾害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参与查找隐患,“十四五”以来共收到举报案件91070件,发放奖励金529.76万元。

此外,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持续开展“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搭建安全知识传播与实践平台,推进应急科普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增强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全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自然灾害巨灾险,工贸、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4个直管行业覆盖率达到100%,给安全添了一把“保险锁”。

邹瑜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新闻发布会|重庆现有专业救援人员2.5万名 实现专业救援领域全覆盖

新闻发布会|重庆已治理危岩、易涝点等风险点3万余处

新闻发布会|“十四五”以来,重庆累计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8.3254亿元

新闻发布会|“十四五”时期重庆新增2.2万个临时避难场所

新闻发布会|重庆已连续58个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新闻发布会|“十四五”时期重庆各类救援装备数量增长70%以上

新闻发布会|AI+应急,今年汛期帮助5.8万余名群众提前转移避险

新闻发布会|为执法“瘦身”!“安全体检”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张珺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