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强降雨重庆紧急避险转移1570人 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
2025-09-18 15:24
9月16日19时至17日19时,渝西和渝东北一些区县迎来强降雨。为有效防范应对,重庆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以“递进预警、前瞻调度、力量前置、责任下沉”为核心,多方位联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消息,截至18日6时,强降雨导致潼南、合川、大足、荣昌、城口、巫山等8个区县7449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570人,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
9月16日晚至17日6时,大足区高坪镇普降大暴雨,降雨量达177.5毫米。16日18时许,大足区应急管理局对高坪镇进行电话叫应,重点提醒易淹区域防范事项。17日6时,高坪镇天宝小学保安发现学校部分区域积水超10厘米,且校门口塘坝河水位持续快速上涨。依据应急预案,大足区教委、高坪镇立即启动熔断机制,果断实施停课停学,并逐一对学生家长进行通知;对未收到消息已出发的学生,及时集中至安全地带并联系家长到校接送,最终安全转移幼儿学生18名、小学生120名。17日9时起,当地应急、消防部门已进驻学校开展清淤、消毒工作,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安全转移的背后,离不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开展的叫应提醒工作。
针对大足、荣昌及涪江流域沿线可能出现的超警水位风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多轮次抽查叫应大足、荣昌、铜梁等5个区县的38个重点乡镇主要负责人,重点核查在岗值守及防范应对情况,同时通过三级治理中心视频和应急鹰眼视频,对94个重点区域视频点位开展实时巡查,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针对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可能出现的“过境洪水+本地降雨”叠加风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持续滚动更新研判结果,并提前与上游四川对接,建立跨省联防联调机制,协同开展防洪调度、工程拦蓄、抢险救援等先期准备工作,形成“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的防汛格局。
为确保抢险救援“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我市提前优化应急力量部署,构建“片区备勤+市级前置”的力量体系。渝东北、渝西、中心城区的15个区县救援队伍启动二级备勤模式,全市总计备勤1.67万人,备勤车辆1914辆,做到“随时待命、快速出动、全力保障”。
针对渝东北雨情叠加的情况,市应急管理局统筹调度市级专业救援力量,部署工程抢险安能队20人、市应急救援总队10人前置万州布防,进一步增强重点区域应急救援能力。
此外,在启动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全面运行“行政督导+专家包保”工作机制,派出工作组下沉一线,全程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