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全面开花!今年1至8月重庆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23.8万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实习生 胡云凤

2025-09-04 20:51

“每月收入一万多元,还能照顾家人,这种‘两不误’的日子让我感到特别踏实。”近日,在重庆大足区爱刻雕塑有限公司,返乡农民工段俊一边忙着手中的石雕工作,一边感慨道。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农民工就近就业专项行动,通过政策扶持、服务优化、技能培训、创业带动等多举措,有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今年1-8月,全市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23.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9.3%,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保持稳定。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企业用工与农民工就业赋能

据介绍,我市全面落实社保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新出台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和大龄农民工就业补贴等增量政策,通过大数据比对,主动查找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服务对象,推动政策“应享尽享”。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向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企业发放各项补贴4亿元。

在政策落地过程中,重庆京邦达物流有限公司成为服务对象之一。作为京东物流在渝区域运营主体及物流总部,目前以京邦达为核心的京东物流已在渝布局末端网点187个,物流配送覆盖全市31个区县。依托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补贴政策,京邦达成功申报补贴851人、42.55万元。

“我们物流行业在高峰期用工需求特别大,以前招返乡农民工,不少工人没做多久就因为待遇问题辞职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娅萍坦言,政策出台后,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有了补贴,既能给工人适当提高待遇,也减轻了企业成本压力。

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搭建供需对接“快车道”

为让农民工求职更便捷、企业招工更高效,重庆不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作为市级家政劳务品牌,重庆大田小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在政策扶持与服务对接中实现快速发展。如今,该公司服务区域覆盖重庆中心城区9区及7个区县,拥有直营服务人员300余人。

“我之前在外地工作,想找份离家近的工作照顾孩子,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公司员工钟良素说,“后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在‘渝快办’上进行了失业登记,还填写了想做家政服务的意向。没过两天,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联系我,说大田小家在招人,现在的工作待遇都符合我的需求。”

在市人力社保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大田小家累计帮助1万余名女性就业,其中99%为女性农民工,服务人员年收入在8万至10万元之间。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渝快办”平台、重庆人社官网,均畅通失业登记渠道,收集掌握需要求职找工作的人员信息;相关工作人员还主动联系登记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服务;面向农民工就业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举办供需对接活动1800余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此外,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重庆广泛摸排农民工技能提升需求,通过电子社保卡向每人推送一张培训券,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新职业等技能培训;引导用工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农民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13万人次。

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上,重庆通过举办136场在外经商渝籍农民工座谈交流会、新发放14.08亿元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培育102个市级返乡创业园区、出台返乡创业补贴政策等举措,为农民工创业搭建全方位支持平台。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农民工创业5.61万人。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加快政策落实,拓宽就业渠道,实施重点领域、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主动对接各类用工企业,深度挖掘岗位资源。扩大以工代赈支持范围,新打造一批市级特色劳务品牌,并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还将强化创业载体平台建设,组建创业导师服务团开展“渝创兴农”专家帮扶活动,支持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农民工在“家门口”端稳幸福饭碗。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余虎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