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办理道路运输证就接单!执法部门查获三起非法营运行为
2025-09-04 18:01
“我还以为是正规滴滴网约车呢。”9月4日,乘客冯先生在重庆北站下高铁后,通过“滴滴打车”App喊了辆网约车,不想这辆“滴滴”竟没有办理道路运输证,被执法人员查获。
连日来,轨道交通支队二大队针对北站周边辖区特点,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查”的立体化执法模式,严查网约车线下揽客、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执法过程中,二大队已查获多起未办理道路运输证的“假滴滴“案件。仅在专项执法当天,大队查获3起“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提供车辆服务”的违法行为,且都为新能源车辆。
经调查,该3辆新能源汽车驾驶员都是为了节省办理网约车的费用,在没有办理道路运输证的情况下,在滴滴快车平台接单实现盈利。按照《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第二项规定,对3名驾驶员分别予以3000元的行政处罚。
二大队执法人员在重庆北站南广场站前广场对车牌号为渝BM**号的小型普通客车例行检查时,发现其行驶证使用性质一栏注明为“营转非”,明显不具备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资质,但车上却搭乘2名乘客,且互不认识。目前,驾驶员邱某所驾驶的渝BM**号小型普通客车因涉嫌非法营运,执法人员已依法对其车辆进行暂扣,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执法人员在整治行动中,还发现渝A2**号小型普通客车在路边上客。经检查,车上除司机陈某外,还有1名乘客。“我和驾驶员都是朋友,我每次从中心城区回江津都是坐他的车”,乘客张某说。经调查,司机陈某长期往返于江津与中心城区各地,平时从各大微信跑车群里面进行揽客,久而久之就发展了很多“老客户”。每次收取50元到100元不等的车费。然而,司机陈某现场无法出示车辆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是一起典型的非法营运行为。目前该案件也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司机陈某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