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暴雨天气下,他们守护公路桥超过10小时
2025-08-11 19:04
8月11日上午8点过,巴南区安澜镇坝上村,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水面上,溅起密密麻麻的水花,浑浊的水流从上游奔涌而下,很快漫过地势低洼的公路桥。此时,一辆小车正逐渐逼近……
“停下,别过来,这里成了漫水桥!”见小车快速驶来,守在桥头的安澜镇党委副书记任云赶紧扔掉雨伞,挥着手扯起嗓子大喊。坝上村党委书记廖良德见状,也高声提醒:“莫过来,涨水了,危险!”
▲镇村干部守在公路桥两头。 受访者供图
高声提醒,终于引起驾驶员的警觉,随后到来的行人见状,也赶紧停下脚步。
驾驶员将车停下来,往公路桥看了看,发现几乎一大半桥体都浸在水里,瞬间倒吸一口气:“暴雨天视线不是很好,不知道涨水了,多亏你们提醒呀,不然我开下去很可能就出不来了!”
▲河水涨到公路桥上。受访者供图
“兄弟,从上面那条公路稍微绕行一下,时间长一点,但更安全。”任云还贴心地为他指出其他替代路线。
再仔细观察,驾驶员发现,公路桥的起点位置拉起了警戒线,包括任云在内的镇村干部正守候在桥边。因为暴雨,镇村干部虽然打着伞,可衣衫尽湿,但大家没有丝毫退却,像“钉”在桥边的桩子,目光敏锐地观察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提前提醒。
下午5点过,水势早已退却,混着泥沙的桥面浮现出来,可守桥的人依旧没有离去。从早上6点起,风里来雨里去,他们已经在此守候了10余个小时。
“虽然中午水势慢慢退了,可降雨断断续续的,依然马虎不得呀,上游很可能突然来水,如果有车经过就来不及了。”廖良德神情严肃地表示。
他介绍,这座公路桥被当地人称为“新桥”,长约30米、宽4米,因为连通其他几个村以及通往綦江,属于当地交通要道,平时人多、车多。桥体所在地势低洼,处于一品河中上游位置,上游来水较多、较广,一下暴雨,极易被淹。因此也成了当地防汛的重点“关注对象”。
“昨晚开始下雨,我们就进行了排查。今天早上6点,我们就守在公路桥边了,封闭桥体两头。安全起见,禁止人车通行。目前为止,我们劝阻了20多辆车,行人更是统计不过来。”廖良德说,自己在村里工作10多年,他和同事早将这座桥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暴雨之下守护这座公路桥,成了他们应急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衣服打湿了可以再换,没什么大不了,风险隐患一旦失守就追悔莫及呀!”望着桥面,廖良德抹了一把被雨水打湿的脸庞,“多守一阵,心就更踏实。”
在当地,这样的守护不止于“新桥”。
记者从安澜镇了解到,为应对暴雨,全镇干部职工全员返岗,全面对堰塘、水库、地灾点、在建工程等进行安全排查,并对单独居住的困难群众等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关注、帮扶。同时,安排地灾高风险点的附近居民提前进行了转移。截至目前,该镇未有因灾伤亡的情况发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