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首次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
2025-07-02 18:49
小区垃圾收储不规范、桶边值守人员擅离职守,将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进行闭环管理。7月2日,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工作人员向参加全市环境卫生暨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的代表演示了一个新的执法场景——只要垃圾分类桶边值守员离岗5米10分钟以上,“141”基层智治体系将自动生成事件,由街道基层治理中心催促值守员及时回岗。据悉,这是我市首次将垃圾分类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垃圾分类高效实施。
演示显示,6月27日上午11时44分48秒,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社区网格员刘小翠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上报了煤建新村社区暂存点摆放混乱、长期堆放大件垃圾的情况。3分钟后,这一反映在石油路街道基层治理中心生成事件,系统自动生成办理意见:由经济发展板块牵头处理,平安法治板块和社区协助配合。当天下午3时35分21秒和41秒,平安法治板块和社区分别回复了协办情况;下午4时6分12秒,经济发展板块回复了办理情况:已牵头组织执法大队及煤建新村社区,针对小区暂存点长期摆放混乱,暂存点长期堆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混投等问题,要求物业单位限期整改,并开具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事件闭环办结后,当天16时8分49秒,街道基层治理中心将事件结案。
“将垃圾分类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能提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督促成效,让垃圾分类更高效。”石油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智能化管理,石油路街道在10个桶边值守点位分别安装了摄像头、信号接收器,值守员佩戴了智能手环。今年4月接入后,已生成多起事件纳入闭环管理。未来,关于垃圾分类新的执法场景还在开发中。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