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人“钱袋” 重庆征集银龄反诈短视频
2025-04-29 18:33
老年人群体如何掌握反诈知识与技巧,有效远离网络诈骗?4月29日,我市启动“艺起反诈・乐龄万家行”银龄反诈短视频征集活动。即日起至6月18日,参赛者可紧扣反诈主题,以歌舞、小品、快板等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作品可通过“光明网重庆频道”公众号“活动报名”入口提交。初审合格的作品将接受大众投票与专家团评审,综合成绩评选出获奖作品,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我之前已经转了20万进去,还能追得回来吗?民警同志,一定要帮帮我啊……”
在启动仪式的反诈文艺演出现场,建行重庆市分行精心打造的情景剧《馅饼还是陷阱》,生动再现了一起真实案件。
剧中,70多岁的“杨阿姨”不幸遭遇电信诈骗陷阱,好在关键时刻“警银联动”,凭借机智应对,成功保住了107万元的个人财产。
情景剧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源自真实案情,跌宕起伏的剧情让在场的老人和围观市民们惊叹不已,深刻感受到电信诈骗的隐蔽性与危害性。
随后,梦之旅老年艺术团和大石坝派出所民警带来的小品《“客服”的电话》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该小品剧情就是近期发生的一起案例:胡女士(化名)接到自称是抖音客服的退款电话,对方称其购买的3000元保险可退款,胡女士轻信骗局,下载了诈骗App。
就在她一步步陷入陷阱时,邻居、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和反诈中心民警及时赶到,成功拦截,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紧张刺激的情节,让台下观众身临其境,不少人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并发到朋友圈,分享这一极具教育意义的反诈作品。
遇到了恐吓电话该怎么办?发现进入消费骗局后第一时间该怎么做?怎样辨别正规的理财渠道?
随后,当在场的人还在回味节目中骗子的伎俩时,江北区公安分局大石坝派出所民警登上舞台,为现场的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诈课,干货满满的反诈妙招,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此外,在启动仪式现场,由江北区反诈中心、中国电信重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合光明网打造的江北区反诈骗中心联合反诈工作站正式揭牌。该工作站由公安机关、通讯运营商、银行机构、媒体共建,这也是多维度反诈宣传的一种创新尝试。
“当前去银行网点的多是老年人,网点营业厅就是老年人反诈宣传的重要阵地,借助银行网点开展线下宣传,然后利用媒体传播优势辐射所有老年人,提升老年人的反诈意识。”江北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表示,工作站设置在重庆观音桥人流最密集商圈,将成为反诈工作的前沿阵地,意义重大。
重庆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群的恐慌心理、健康焦虑等心理,为老年人群量身定制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由于大多数老人对新兴网络技术和复杂诈骗手段的辨别能力有限,很容易陷入诈骗分子精心设置的情感或利益陷阱。
为有效提升老年人群的防诈意识,目前,重庆警方、通讯运营商、银行等多部门机构协同合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诈宣传活动。其中,重庆电信爱心翼站还专门设立反诈宣传教育基地,常态化为老年人群普及反诈知识,成为守护老年人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