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再添“硬核力量”!3.1万台装备设备将分批次在全市投用
2025-04-22 19:09
大型无人直升机救援平台、灾害现场快速三维态势感知装备……我市应急救援能力再上新台阶,再添“硬核力量”!
4月22日,重庆市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装备入列仪式在大渡口区滨江路举行。记者获悉,七大类3.1万台(套)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将分批在全市配发投用。来看有哪些应急救援“利器”。
首次启用大型无人直升机救援平台
载重50千克的灭火无人机、不间断多角度的高空照明无人机、用于河流流量监测的测流无人机……入列仪式现场,记者看到,多款无人机装备亮相。
▲4月22日,现场展示的无人机。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当中,一款大型的无人机因为外观酷似直升机,特别引人注意。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款无人机能实现200公斤的有效载荷运输,还能在中雨天气以及7级风力以下的情况下稳定飞行,最高可升至4000米的高空。
据介绍,这是我市首次启用大型无人直升机救援平台。该平台采用全模块化设计,通过有效指挥操作,可快速更换任务载荷。在实际应用中,凭借出色的侦查能力和灵活性,能高效开展人员搜救;强大的载荷能力,可完成物资精准投送,是灾害救援与应急保障的“可靠伙伴”。
▲现场展示的大型无人直升机。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现场,整齐排列的前突通信指挥车阵列森严、气势恢宏。据介绍,该车具备高机动通过性,配备有线、无线、卫星、窄带等多种通信方式,与后方指挥部实现图像、数据和话音的实时传输,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可应对全灾种、全类型的通信保障任务,满足灾害事故现场信息传输交互需求,可实现上下贯通、横向推送,对打通救援现场“最后一公里”的应急通信保障有重要意义。
3.1万台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将分批次投用
同样吸引人的还有整齐划一的水罐消防车,该车可是“集大成者”,涵盖森林消防车、中大型水罐消防车、中小型水罐消防车的功能,主要用于森林灭火及抗旱送水等救灾任务。
▲4月22日,重庆市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装备入列仪式在大渡口区滨江路举行。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看起来轻便的灾害现场快速三维态势感知装备,由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软硬件设备和相关载荷组成,可搭载至少4种载荷,包括光电吊舱、倾斜摄影相机、激光雷达、全彩夜视仪等,配合地面便携设备,可实现三维实景快速建模,主要用于大型灾害现场快速建立现场三维地图,为救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量程4000米的滚石雷达可360°旋转监测边坡形变与滚石,还可远程报警,实现无人值守,用于地震地灾现场检测预警,能有效保护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现场展示的多功能应急挖掘机。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配发的3.1万台(套)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包含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震地灾、预警监测、通信服务、综合保障、航空救援七大类,将分批次在全市投用。投用后,将极大增强全市应急管理队伍立体融合通信保障、三维战场态势感知、空天地协同作战、决策指挥和实战救援五大核心能力,为我市应对灾害事故、保障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将开展“人装结合”专项训练
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成果,展现了应急救援体系化、现代化、专业化改革发展成就,进一步激发救援队伍荣誉感、责任感,提升新质战斗力。
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年是全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年,将按照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和数字重庆建设要求,既抓先进装备入列配备的“硬实力”,又抓指挥调度、融合通信、机制完善的“软实力”,以扎实工作提升应急救援新质战斗力,以更大力度推进应急救援能力整体跃升。
▲4月22日,重庆市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装备入列仪式现场。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安全”应急救援新需求,强化入列即开训,持续完善“人装结合”专项训练计划,大抓练兵备战和专业培训,统筹开展高密度、高强度的实战演练,抓紧抓好分层组训、人装合训和联演联训,快速实现人装融合、多跨协同,确保在高温汛期前形成战斗力。
同时,持续完善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维护、定期巡检、动态更新,时刻保持装备最佳状态,让先进装备深度赋能应急救援工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