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返乡开了民宿,为何还要当乡村电影放映员?
2025-04-16 19:02
4月15日晚上7点半,暮色渐渐深了,綦江区东溪古镇的万天宫古戏台,灯光次第亮起,青石板上、暖黄光晕下,长条凳整齐排列,放映机、音响架设完毕,白色大幕布铺展开来。
▲4月15日晚7点半,綦江区东溪古镇万天宫古戏台,张元英利用放映间隙开直播推介家乡。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又有电影看了!”老人兴之所至,小孩也雀跃而来。讨论声、谈笑声混杂着电影音效对白,随着这场座无虚席的露天电影的放映,陷入安静的古镇又热闹了起来。
“放映”这场热闹的,是43岁的张元英。作为这个行当里“还算年轻”的乡村电影放映员,他用自己的坚守,点亮乡村的夜幕,自己却成了最晚归家的人。
“惠民电影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晚上放电影,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4月15日下午4点,阳光直射綦江区东溪古镇附近的乡间小路,一个身影在田埂游走。那人皮肤黝黑,行动却灵活快速,随身携带的高音喇叭将语音传得老远。
▲4月15日,綦江区东溪镇福林村,张元英拿起喇叭通知村民来看电影。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68岁的邓显明获取喇叭发出的信息后,脸上的褶子笑成一团:“元英,又有电影看了哇,走,都凑热闹去!”不仅自己去,邓显明还扯起嗓子呼朋引伴。他感叹地说,现在日子好了,不愁吃穿不说,隔三岔五还有惠民电影可看,大家围坐一起,跟随电影说说笑笑,日子好不惬意。
▲綦江区东溪古镇,张元英通知老人晚上来看电影。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既然是惠民电影,就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享受到这一惠民福利。这也是我的职责之一。”张元英说,除了用喇叭沿路扩散,电影放映前一天,他就在群里发出相关的邀请信息,希望大家提早准备。除此之外,当天,他还开了直播,预告电影放映的时间和场地:“东溪的山,东溪的水,东溪的演员看到就是美。”预告电影《东溪突击》时,他的妙语连珠,引来多人围观。
琐碎但认真细致,对于张元英来说,从成为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那一刻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3年。
“这件事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綦江区委宣传部电影科相关人士介绍,目前,綦江有惠民电影放映员20余人,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80后”“90后”较为罕见。
这是为什么呢?该人士介绍,除了乡村青壮年较少、薪酬待遇不高等因素,放映员工作较为辛苦也是很大原因,很多年轻人坚持不下来,张元英却是那个例外。
▲开车时张元英总是喜欢哼唱自己编写推荐家乡的说唱歌曲。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家人透露,选择这份工作前,张元英本来已在广东潮州一家电子厂当上了车间主管,但考虑父母年迈、儿女年幼,都需要照顾,他还是放弃工作回到家乡。返乡创业搞民宿期间,他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自带幽默感的特质,让他攒下一定知名度和粉丝量,也得以被选为放映员。
▲张元英让女儿用手机拍摄自己的生活片段。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文化站的人看了我的视频和直播,觉得我能够和大家打成一片,想让我担任电影放映员,我一口答应了。”张元英觉得,放映工作虽然不起眼,但能够丰富他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对留守村里的老人和小孩来说,一起看电影可以让他们多一份热闹和陪伴,“这份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让我能够坚持下来,酬劳不高,但我的民宿已经有了一定起色,无非是多花点精力,勤快点。”
“放电影,那种仪式感很特别”
一系列宣传扩散果然有效,晚上7点过,在拥有362年历史的东溪古镇古建筑万天宫,人们陆续到来。负责綦江区东溪镇、丁山镇共计31个村居的电影放映任务的张元英,最熟悉这种场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即便有了电视、手机可以观看影视节目,但一听说放电影,大家还是会来凑热闹,那种仪式感很特别。”
“大幕布、排排坐,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邓显明说,放映前,大家还能聊聊家常,邻里之间的互动往来又频繁了。
当幕布亮起,观众睁大眼睛沉浸其中,情绪也被影片中的情节所牵引:好奇、揪心……
90多分钟的观影时间下来,大家得以放松,唯有张元英始终紧张忙碌,不是紧盯屏幕就是环顾四周,累得满头大汗。
▲綦江区东溪古镇万天宫古戏台,村民观看电影。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还有一部电影呢,除了确保电影正常播放完成,还要确保观众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他说,人多时,害怕自己照顾不过来,还会喊来朋友或者女儿充当“助手”。
放映结束,大家起身离去,刚才还热闹的戏台一下子冷清下来。收拾好设备,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基本上都是这个时间点结束,回到家差不多已是深夜12点。”张元英说,虽然辛苦,但职责在身,自己有义务做好。近期,许多村民忙着春耕,比较疲累,聚在一起看看电影,可以有效缓解农忙的压力。
今年以来(截至3月底),綦江区已累计开展惠民电影放映554场次,累计观影55796人次。据市惠民电影院线公司统计,截至3月,全市已累计开展惠民电影放映2万余场,累计观影超20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