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之城|摄影师40年光影里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实习生 马厚雪

2025-04-09 10:51

黑白光影里,履带式拖拉机扬起尘土,人们被这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吸引过来,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这张拍摄于1985年11月30日的老照片,定格下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破土动工的瞬间。

▲1985年11月30日,机场选址两路镇后破土动工。

从黑白到彩照,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用,从“小机场”到“大枢纽”……40年来,摄影师许可用镜头记录下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发展成长”。4月9日,随着T3B航站楼正式投用,记者也跟随许可的镜头,开启一场时空之旅,见证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前世今生”。

40年前,他拍下机场破土动工

1985年11月30日,重庆江北机场破土动工。当时,许可还是22岁的小伙子,在江北县文化馆工作没几年,干的是自己最喜爱的摄影工作,拿起在当时来说极其稀有的相机,一股子热血,帅气又拉风。

“机场动工,你去拍摄一组照片回来。”领到拍摄任务,他带着相机骑着自行车,就飞奔过去。到达现场,虽然已经错过动工仪式,可还是捕捉到了鲜活的画面:近百台重型卡车排着长队在山丘间上下忙碌,卷起尘土飞扬,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既好奇又期待。

“就快有自己的飞机场了,大家能不激动吗?”40年过去,许可仍保持着对摄影的热爱。谈及当时的场景,他记忆犹新,难掩激动和感慨:时值冬天,虽然道路泥泞、天气湿冷,可还是有很多人自发赶来,大家都渴望早日乘坐飞机翱翔蓝天。

▲1983年,渝北区(原江北县)县城两路镇街道一角。

“那时,渝北还属于江北县,到处都是荒地、土路。”说话间隙,许可又展示了他在1983年拍摄于渝北两路的另一张黑白照:由远及近,大片空旷土地,只有些许低矮的房屋点缀。

▲1989年,210国道机场段正在建设中。

“随着机场的破土动工,配套建设也开始了,周边迎来了飞速发展。”另一组黑白照,令许可的描述更形象。当中,拍摄于1989年的210国道机场段,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的主体道路已具雏形,匝道蜿蜒延伸,好不气派。

“看飞机起落比看电影还新潮”

T1航站楼拔地而起,高耸的指挥塔在群山映衬下格外醒目,建筑简洁大气。1989年4月,T1航站楼建设接近尾声,许可定格下这一画面。

▲1989年12月6日,机场正式定名“重庆江北机场”。

1989年12月6日,机场正式定名“重庆江北机场”。“从此,它有名有姓,开始接待来自各地的乘客。”这一时刻,也被许可记录了下来。

▲1990年1月22日,重庆江北机场顺利通航。

1990年1月22日,重庆江北机场第一架民航班机飞向蓝天,标志着重庆江北机场顺利通航。从此,重庆民航发展大幕拉开。

回望航线发展历程,1990年通航时,重庆江北机场只有11条航线,其国际(地区)航线为零。如今,这里在飞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43条,每周200多个航班,通达伦敦、巴黎、罗马、东京等全球主要城市,初步形成了覆盖五大洲的全球航线网络。

许可记忆中,首航那天,停机坪上只有几架飞机。而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围在护栏边热烈讨论,见证这座城市“腾飞”。“那个时候,两路的居民迎接来客,最多的话语就是:走,带你看飞机。简直比看电影还新潮,还让人心动。不过,当时看飞机起落不比现在,因为飞机少、航线少,往往要等数小时,才能一睹飞机掠过。”

看飞机是新潮,坐飞机就更稀罕了。许可说,父亲曾因公乘坐飞机,一时之间被众人羡慕,“他回来时,带了飞机上赠送的小礼物给我。我视若至宝,很久都不愿意开启。那种幸福,至今难以忘怀。”

1997年,重庆直辖,重庆民航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许可的照片里,重庆上空,往来的飞机架次也越来越多。而镜头里,不再只有飞机、航站楼、机场,还有了更多的摩天大楼,以及生活越来越好的居民。

“重庆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1998年3月,重庆江北机场正式更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当年的3月24日,许可也从高处俯拍下机场的全景。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让镜头里有了色彩,白色航站楼停了数辆不同航司的飞机,红色出租车鳞次栉比,迎来送往。

▲1998年3月,重庆江北机场正式更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2004年12月1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2B航站楼建成投用。

▲2004年12月12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2B航站楼建成投用。

2017年8月29日,面积有30个足球场大的T3A航站楼和长3800米、宽75米的第三跑道投用。

▲2017年7月5日,T3新塔台启用。

2024年底,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投用,成为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之后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

▲2024年底,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投用。

……

这些节点,许可都一一记录了下来。“为了拍摄尽可能全面,楼层越爬越高,机场周边的高楼几乎都爬遍了。”他记得,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将图片交回单位,常常错过饭点。

4月9日,随着T3B航站楼的正式投用,62岁的许可再次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看见进出的旅客络绎不绝,他感叹:“如今,从重庆出发,可以去往各地,重庆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2025年3月,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

在记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从“小机场”到“大枢纽”的过程中,许可早已将工作化作了爱好,甚至变成一种责任。“当时不觉得,回看才惊觉,自己记录了历史。”许可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年轻时拥有了难得的拍摄机会,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可以亲眼见证重庆人自己的机场一路腾飞,也目睹渝北从一个小乡场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大事记

新建江北机场(1985年11月—1990年1月),建成一条2800米长的跑道、1.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7万平方米的站坪及相关配套设施。揭开重庆民航发展的新篇章。

站坪扩建工程(1995年4月—1997年10月),建成5.18万平方米的站坪,6个停机位,缓解站坪机位紧张的局面。

飞行区扩建工程(1999年2月—2000年12月),建成2800米长的平行滑行道,6.5万平方米的站坪及配套工程,彻底改变江北机场无平行滑行道的历史。

航站区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2001年12月—2004年12月),建成8.4万平米的T2B航站楼,16万平米的停机坪,跑道长度由2800米延长至3200米,为江北国际机场开辟更多的中远程国际航线打开广阔空间。

第二跑道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2008年9月—2010年9月),建成3600米长的第二跑道,8.6万平方米的T2A航站楼,34万平方米的停机坪等设施,江北国际机场实现“双主楼、双跑道”同时运行。

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建设工程(2013年9月—2017年8月),建成54万平方米的T3A航站楼和3800米长的第三跑道及相应配套设施,江北国际机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三条跑道和三座航站楼同时运行。

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建设工程(2021年5月—2025年4月),建成36.3万平方米的T3B航站楼和3400米长的第四跑道及相应配套设施。江北国际机场形成“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的运行格局。

(本文图片由摄影师许可提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张珺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