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新增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重庆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2025-02-18 19:39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今年将选派126个团队、1041名专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服务,并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

新增引育乡村人才6万余名

过去一年,市、区县两级成立“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构建起纵横联合、协同作战的工作体系。

在引育乡村紧缺人才方面,重庆实施乡村人才培育“五万计划”,全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有效缓解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工程技术等领域人才紧缺问题。

在人才下乡帮扶方面,坚持“基层出题、专家揭榜”,选派专家服务团、退休“双高”、“三师一家”、科技特派员等下沉到乡村,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咨询等1.7万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820项,帮助发展特色产业27万亩,带动新增就业3000余人,创造经济价值超5亿元。

在政策激励保障方面,适当放宽基层事业单位招聘政策,全年为乡镇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5800余人。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增长机制,惠及基层事业单位人员14.3万人。深化乡村人才职称改革,645人获评高级职称,打破乡村基层人才职称晋升“天花板”。

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今年招才不少于4000名

现场发布的《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首先明确,本年度将实施多项攻坚行动,如实施产业服务团选派项目、“新农人”培养提升行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培养项目、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项目等。

具体来看,市人力社保局将选派126个团队、1041名专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服务,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公开招聘,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优化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将招聘600名。

在“新农人”培育方面,将试点建设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1000名,开展电商人才培训3000人次,重点打造“乡村守艺人”“林草土专家”等特色人才品牌。

生态人才储备方面,将通过“高校委培+一线历练”模式培育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人才120名,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人才梯队。

跨区域协作方面,深化鲁渝、川渝人才协作,实施“双百”基层骨干研修计划,推动20名川渝医疗技术骨干双向交流。

1041名专家下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服务

现场还举行2025年重庆市“百团千人”专家服务团出征授旗仪式,今年将选派126个专家团队、1041名专家,为126个受援单位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126个专家团队中,含“基层出题”107个、“专家发榜”19个,覆盖全市37个涉农区县及万盛经开区,其中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实现全覆盖;126个受援单位主要集中在渝东北、渝西、渝东南地区,共计89家,占总量的70.6%;项目主要聚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教育卫生、生态建设等领域。

从事中药材品种选育与种植技术研究多年的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大霞,是本次帮扶的专家团成员之一。她笑言,去基层就要当好服务村镇的“技术参谋”。

此前,开州面临着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品种无良种可用的现状。陈大霞组织专家团队整合多方资源,成功选育木香、桔梗、元胡等新品种,实现“零”的突破,并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推广。

“未来,我们将把脉问诊满月镇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天子村、甘泉村、马营村、双坪村提供个性化的中药材发展解决方案,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品种选择困惑与技术难题,指导企业成为有机黄连、有机木香等农产品的定制药园。”她说。

新闻多一点>>>

重庆乡村人才振兴方案出炉

2月18日,我市发布《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导向,明确“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乡村人才振兴政策、项目、评价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制度日益完善,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基本需要;到2030年,新增引育乡村振兴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乡村人才振兴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基本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科学、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记者注意到,《方案》创新提出“六大人才发展专项+三大保障体系”实施路径,形成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从产业、生态、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帮扶、人才赋能等6个方面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

比如,在产业人才发展专项方面,将实施产业服务团选派项目,建立“乡村提出需求、政府发布订单、专家组团承接、项目清单管理”模式,紧扣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乡镇一特色产业一服务团”的方式,每年选派100个左右团队、1000名左右专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服务。

又如,在生态人才发展专项方面,将实施乡村生态人才引育项目,每年引进乡村生态环境领域人才20名左右,培育乡村生态人才100名左右;实施林草乡土专家培育项目,每两年培育国家级林草乡土专家5—8名。

此外,在文旅人才发展专项方面,将实施乡村“守艺人”培养项目,开展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大力培养民族手工艺技能传承人。

“这是贯彻中央《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的首个省级层面乡村人才振兴专项方案,也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任务清单’。”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落地落实《方案》,在乡村人才振兴领域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付爱农      审核: 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