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重庆的夜为何那么美
2025-02-13 20:15
今年除夕夜,重庆作为“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四大分会场之一,霓虹灯光彩夺目,夜空中繁星点点,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以“山水之城、人文之城、万家灯火、国际都市”为主题的“两江四岸”夜景效果。
▲2月6日,南岸区南滨路,无人机表演送上2025年新春快乐祝福。记者 李雨恒 摄
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两江四岸”景观照明优化提升工作仍将常态化开展。景观照明优化提升从哪些方面着手,记者专访了市城市管理局照明灯饰管理处处长陈力。
调色彩、调亮度
优化视觉效果
经过多年的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区景观照明部分点位非常有特色,但放在春晚这个大舞台上还美中不足。“点上看还可以,但线上面上缺乏统筹和协调美感,局部区域色彩杂乱、亮度过高、明暗不适、动态不一。”陈力以重庆来福士广场为例,原来采用泛光照明,颜色偏暗。
在实地走访基础上,陈力等人多次研究、探讨,来福士广场的灯光设计有了改变。6栋主体楼墙面全部加装点光源,色彩基调以暖白色、暖黄色和红色为主,整个建筑呈现出跃动的灯光效果。
“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交融闪烁的点光源,如夜空中的璀璨繁星,模拟出星光闪烁的视觉效果,与建筑形态相得益彰,营造出温馨的春节氛围。”陈力说。
▲1月28日,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无人机正在进行灯光秀表演。首席记者 龙帆 记者 郑宇 李雨恒 摄
此外,“两江四岸”部分楼宇、堤岸、游船的灯光色彩进行了调整,减少杂乱色彩、控制大红大绿色块呈现,以暖黄色和暖白色为主基调、充分利用建筑的内光外透效果,包括来福士广场、朝天门城墙、重庆大剧院、复星国际等77处建(构)筑物、6艘游船的色彩进行了调整。
根据点、线、面协调统一的原则,相关部门还调减了“两江四岸”亮度过高的91栋楼宇、滨江带、游船的轮廓灯,局部暗区新建灯饰增加了亮度;同时在江北中国农业银行和南岸阳光100楼顶各安装了一组光束灯,增加了春晚主舞台背景效果。
美学“大咖”坐镇指导
“照明设计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现场的实际情况远比方案设想得复杂,建筑物的结构、材质都会影响照明效果。”拿着望远镜与激光笔,一个月时间里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周波几乎跑遍了“两江四岸”每条道路。
“夜景是重庆的城市名片,擦亮这张名片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美学的思考。”周波提到,重庆空间载体好,山、水、城、桥、林构建了丰富的光影艺术载体层次,但另一方面光影整体性不强,震撼力欠佳,辨识度、文化味不足。
▲1月25日,璀璨斑斓的灯饰让重庆这座魔幻之都流光溢彩。记者 齐岚森 摄
这已经是周波连续三年被邀请参与除夕夜的灯光设计。“跟以往不同,重庆夜景要呈现在春晚大舞台,我们要用灯光展示不同区域特色,让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重庆。”周波建议江北用动态光展现科技感,渝中用暖光源突出城市的烟火气。“这次设计我们做减法,最多两到三个主色调,其他的配色不能喧宾夺主。”
“江北嘴聚集着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群,通过写字楼建筑外立面灯光屏幕的联动,可以让‘两江四岸’夜景灯光更加灵动。”复旦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袁樵也受邀参与灯光设计。
“我们跟专家讨论了几十种元素,包括把灯笼、铜梁龙、山水画等图像放在外立面屏幕上,视觉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十屏联动播放红梅最好看。”陈力称,梅花花朵清晰、色彩鲜艳,红色的形态与白色的屏幕背景相得益彰。
“除了美观上的考虑,红梅是重庆常见的植物,也是重庆文艺作品中的常见元素,《红梅赞》这首歌在重庆家喻户晓,它歌颂了红岩精神。”陈力表示,十屏联动播放红梅也凸显了城市夜景的精致与典雅。
聚人气促消费提升夜景品质
“城市照明既关系到市民的日常出行,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夜间消费与旅游。”陈力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景观照明设施提档升级、节能增效,满足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需求。
事实上,重庆是全国夜间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六成左右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另一方面,重庆也是旅游热门目的地。春节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16.16万人次,不少游客是冲着春晚来的。电视中山水环绕、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1月25日,璀璨斑斓的灯饰让重庆这座魔幻之都流光溢彩。记者 齐岚森 摄
2月4日晚上,随着一声嘹亮的鸣笛声,重庆两江游船“长航朝天星河”缓缓驶离江岸,武汉游客汪潇一边赞叹两江流光溢彩的夜景,一边举起手机记录下来。“我们是看了春晚之后慕名而来的,不管是朝天门还是江北嘴两岸灯火璀璨,来得太值了。”
“百闻不如一见,来了重庆才知道,现场灯光比春晚更震撼!”2月3日晚上,广东的林先生一家游完了灯火璀璨的洪崖洞,一家人都觉得不虚此行。“我们是看了春晚之后慕名而来的,重庆的夜景确实名不虚传。”
据介绍,未来我市将常态化开展“两江四岸”景观照明优化提升工作,形成以居家照明为背景,主干道照明为主线,高层建筑的投射灯、轮廓灯、霓虹灯为主体,江上桥梁、船舶灯饰为基点,多层次、多侧面的城市夜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