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离家返工时,装着爱和“小目标”出发!
2025-02-13 19:51
蛇年春节已过,春运也已过大半,“外出务工季”到了。有的人返程,有的人外出找工作。很多人陆续离开熟悉的家乡,踏上了新一年的征途。
▲2月12日,从重庆北开往上海松江的K73次列车,车上载满了外出打拼的游子。等待下车的乘客看往窗外。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月12日是传统元宵佳节,记者登上从重庆北开往上海松江的K73次列车,车上载满外出打拼的游子,在他们携带的大大小小的行囊里,装满了美味,装满了乡愁,装满了希望,也装满了来自亲人的爱与牵挂。
夫妻俩唯一的行李是来自老家的特产
“小妹,麻烦你挪一下,我想把这包东西放到座位下面”“李大哥,我来帮你”......七号车厢里,李胜丙躬着身子趴在地上仔细整理行李,在众人的帮助下,他“艰难”地把行李推进座位下方。
李胜丙是四川资阳人,在浙江嘉兴务工已有十余年,为了赶上这趟到上海的火车,他们一行四人凌晨三点过就从家里出发,家里人送他们到达重庆北站后便离开了。
▲2月12日,从重庆北开往上海松江的K73次列车,车上载满了外出打拼的游子。乘客们纷纷向列车员询问补票的信息。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心里肯定还是舍不得,每年就只能回来待这么十来天,还好亲戚、邻居给我们准备了这么一大包吃的。”李胜丙指着身下的包,展露笑颜:“这是我们两口子唯一的行李,全是老家的特产,衣服这些都没带,反正两边家里都有。”
李胜丙的包里,装了家里人自制的腊肉、香肠、苕粉等,满满一大包,他告诉记者,这些食物不仅自己吃,还要带过去给工友们分享。
“每个返程的孩子,行李箱里面都装满了家的味道。” 李胜丙害羞地说,虽然自己也快50岁了,但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在外拼搏虽然很累,但是回家看到父母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离家时父母提前给我准备好了那么多东西,真的感受到家人带给我的温暖。”
母亲腌制的咸菜香味弥漫整个车厢
返程的火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的“哐当”声,似是在奏响离别的乐章。万兴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熟悉景色,心中五味杂陈。
他身旁的行囊,不大,却沉甸甸的。打开它,里面是母亲亲手腌制的咸菜,那独特的香味,瞬间弥漫在小小的车厢里,每一口咸菜,都藏着母亲的唠叨与关怀。还有父亲精心酿制的蜂蜜,是家乡的味道,也是父亲无声的爱。
▲2月12日,从重庆北开往上海松江的K73次列车,车上载满了外出打拼的游子。乘客万兴携带的桶里装满了父母准备的食物。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万兴说,父母不善言辞,却把对他的爱,都装进了这个包里。
“我前几年在北京工作,今年经朋友介绍,准备到浙江绍兴的一家发电厂上班,工资要比以前高些。”万兴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54岁了,老家在四川乐山,每次春节离家出门,父母都会给他装上他爱吃的食物,想起临行前,父母满是牵挂的眼神,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在外照顾好自己。
这一次的离家,万兴也是为去远方追逐梦想,可心中的不舍,却如丝线般,将他与家乡紧紧相连。
谈及新一年有何愿望,万兴坦言,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希望两个儿子学业有成,希望自己多挣一点钱。
给家里添置一台空调,让老人过好夏天
在九号车厢,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一群阿姨一边剥着花生瓜子,一边聊着天。
阿姨们都是大足人,以前在上海务工,从去年开始,她们结伴到杭州一家园林公司做绿化,每年春节一起回家,过了大年,就启程返岗。
当天早上4点过,她们一群人从大足坐车来到重庆北站,身边的行李不多,不少物品已经在前几天寄往了杭州。
“我想要一份这个传单,万一以后遇到老板拖欠工资,是不是可以找你们?”当天,市总工会联合重庆客运段、重庆铁路公安处在列车上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见到乘警正在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56岁的梁平主动和他们攀谈起来。
▲武隆站进站口,外出务工的乘客提着大包小的行李前往站台。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大姐,以后你们要是在工作中碰到难题,可以打电话免费咨询,我们来支招。”市总工会的法律专家回应道。
“以前我都不晓得还有工会,现在知道了,原来工会就是我们打工者的‘娘家人’。”梁平仔细看着宣传单上的内容,看完后,她小心地把宣传单折好放进兜里。
火车飞速前行,离家越来越远。梁平的眼里闪过一丝惆怅,她说,老家的房子是前两年新修的,还未布置家具,现在趁自己还能动,今年一定要加油干,攒钱给家里添置家具,特别是要买一台空调,让家中老人在夏天更好过一些。
再多干几年,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60岁的张英富坐在位置上,眼神中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他的老家在四川岳池,前一天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抵达重庆,此刻,他踏上前往浙江的打工之旅。
张英富在浙江的一家服装厂工作了20余年,和三四个老乡一同共事,彼此熟悉而默契。由于工作繁忙,张英富两年才回一次老家。如今,子女都在浙江上班,这次返程,他特意买了硬座票,想省些钱,而回来时坐的是卧铺,只为让自己能舒服些。
身旁的行李满满当当,装着许多食物,方便面、零食等应有尽有,这些都是他计划在火车上吃的。在浙江,张英富租了一间小房子,虽然不大,却也是他在异乡的避风港。
▲2月12日,从重庆北开往上海松江的K73次列车上,阿姨们结伴前往杭州务工。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张英富11岁的小孙子正趴在小桌上睡觉,一旁的奶奶轻轻为他盖上一件衣服,生怕孩子着凉。孙子很少回老家,一家人在老家买了房子,而车子则是买在浙江。
“以前过年回老家,将近20个小时的车程,全程只有儿子一个人开车,特别累。现在我们坐火车,轻松了不少。”张英富告诉记者,他还计划再干个四五年,一定要多挣些钱,让小孙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火车一路向前,张英富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走,又要很久才能再见到家乡的山水。但他知道,为了家人,为了未来美好的生活,他必须努力。而这满满一包的食物,就像家人的陪伴,给予他力量,让他在异乡的日子不再孤单。
列车加速,飞驰向前。旅客心中更有盼头,生活更有奔头。而浓浓的思念和牵挂,都藏在未说的话语里,也藏在离家的行囊里。这些鼓鼓的行囊,饱含着来自亲人最真挚的情意和美好祝福,即便远离家乡在外拼搏,但家,永远是每一个人心底最深的惦念。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