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新增3.3万人!重庆残疾人创业就业之路越走越稳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铌紫

2025-02-08 20:26

“这个沃柑口感很甜,一点也不酸,吃起来比较爆汁。喜欢这个口味的朋友,可以在右下角的购物车下单……”每晚8点半,“欣哥水果摊”的某视频平台直播间里,主播谢兴和妈妈会准时上线带货。

▲谢兴(左)与妈妈正在直播带货中。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位肢体残疾人,谢兴走上直播带货之路已有五年。从最初的电商主播,到如今在重庆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的帮助下,注册重庆欣旺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谢兴的创业之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他并非独行。

2022年,我市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帮助像谢兴这样的残疾人创业就业。

2024年,重庆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收官,该行动通过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残疾人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为残疾人创业就业铺就坚实之路。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达3.3万人。

高效服务 解决创业难题

今年37岁的谢兴出生于九龙坡区走马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诊断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随着年龄增加,会有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的临床表现,身体不能正常活动,需借助安全带才能固定在特制的轮椅上。

谢兴曾摆过地摊、开过网吧,当过游戏主播等,不断尝试各种灵活就业方法。2020年,谢兴抓住短视频行业风口,走上直播带货之路。家里曾开过果园,谢兴从小熟悉水果产品,亲力亲为筛选直播卖品,连续4个月每天坚持直播3小时以上。直播间的销售量每月平均10万元,最好的时候能达到20万元。这让谢兴看到了希望,也更有信心。

可是残疾人直播带货这条路,并不好走。谢兴说,一方面是直播时间久了身体吃不消;一方面是自己专业能力不够,视频策划、拍摄剪辑、直播选品、推广引流等都需要学习实施,可因为身体限制,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短视频和长期直播工作,多数靠家人帮助。

▲2024年重庆市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江北区专场)。受访者供图

2022年10月,谢兴在重庆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的帮助下注册了重庆欣旺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电商直播带货、供应链服务、主播培训等业务,销售产品主要是生鲜水果、食品、日用品等,供应链服务也是围绕生鲜、农产品、食品为主做配套服务和整合。

基地不仅为谢兴提供基础的工商代办、LOGO设计、商标注册、宣传推广服务外,还提供了关于财税、法务等多方面的驻场咨询服务,解决了其创业初期的诸多困难。

很快谢兴的公司对接上了合伙人,获得各类创业资源,企业逐步实现高效运行。目前,项目已达“10万+”销量、自媒体平台上“50万+”的粉丝、450万元销售额。

据了解,基地2022年以来累计入驻企业58家,在孵企业45家,基地企业在职职工378人,其中残疾人职工152人,带动残疾人灵活就业452人次,开展项目诊断、资源对接、直播云展、电商直播等各类活动112场。

搭建平台 精准匹配需求

2月8日上午,位于渝中区的重庆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里,29岁残疾小伙杨栩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对重庆移动“爱心通”网站的数字化系统进行维护。

去年,杨栩取得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后,投入求职大军中,可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去年7月,杨栩在市残联打造的“职有爱”数字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帮助下,终于成功找到工作,入职重庆移动“爱心通”团队网站运维岗位。

杨栩的成功就业,是“职有爱”数字助残就业服务平台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真实写照。

“职有爱”平台是市残联与重庆移动共同打造的,旨在为残障人士、用人单位提供精准化求职招聘供求信息主动匹配的就业服务平台。该平台用户总数已破万人,平均每月新增用户量稳定在170人左右,用户活跃度正持续提升。

聚势赋能 拓宽就业渠道

除了搭建平台,市残联还会同人力社保等部门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招聘会上,求职者积极与企业代表交流,表达求职意愿。

肢体残疾人徐先生说:“我已经入职两周了,负责产品检验工作,公司包三餐和住宿,试用期1个月,我很满意这份工作。”通过参加“就业援助月”招聘会,像徐先生这样的残疾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2024年重庆市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江北区专场)。受访者供图

三年来,全市累计开展招聘活动近1万场,平均每场发布就业岗位300余个,畅通了残疾人市场化就业供需对接渠道,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

劳动技能偏弱是残疾就业群体面临的困难之一。对此,我市通过强有力、有针对性且系统的技能培训,根据残疾就业群体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培训方式,助力就业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7家。三年来,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共举办19个班次,培训620名残疾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罗静雯      审核: 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